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2025-02-25 05:35:53 | 瓜准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02隶属于:教育部
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哪四个“王牌专业”最热门?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坐落于首都北京,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统治地位,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那么,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比较好的优势专业呢?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中国人民大学最热的四个王牌专业,个个都顶尖出众,考上就非常有福气,很多考生都因此仰慕不已。

1、金融学

金融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也是目前最火热王牌专业,历次教育部评估位列第一,该专业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指导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能力而娴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近些年来,金融学一直是学校本科招生的最高分,人大的教师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金融学教材《货币信用学》、第一部介绍西方货币银行体系的教材《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这些都奠定了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基础。而且还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师资力量雄厚,金融学专业整体实力可以说是全国最强悍的,可见人大的金融学是多么牛。当然,人大金融学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想要考上学不是一件易事。

2、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掌握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的人才。经济学系是人大建校的八大系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创者。本专业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经济工作能力,提倡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一线。要问人大经济学有多强?教育部公布的人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双项排名第一,而且双双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在参与评估中,人大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也双双被评为A+类,由此可见,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个专业实力上是多么的强,毕业生社会认可度极高,就业面广泛。

3、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直被誉为“中国第一,世界一流”,可见其在我国法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同时也被人们称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是中国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在最新一轮教育部官方的学科评估中,人大法学一级学科在全国法学学科中排名第一,相当的优秀。不过国内目前总体,法学专业人才有些过剩,所以法学专业整体就业不是很好,但与其他高校相比,人大的法学算是就业当中最好的呢。

4、人力资源管理

在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就率先在全国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最早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和博士点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雄厚排名前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中,人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六颗星学科专业,属于顶尖学科王牌专业。目前,人大的人力资源专业分布在劳动人事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其中劳动人事学院的含金量最高,社会认可度也很好。

人大除了这四个王牌专业最出众以外,另外还有社会学新闻学等专业也是很有优势的,在这里就不一一解说了,如果能考上其中一个专业都是十分有福气的,对此,你认为呢?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

哲学、理论经济学。根据查询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分类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招生专业有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

人民大学哪些专业好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民大学哪些专业好的相关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较好。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多个优势专业。其中,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经济学专业 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该专业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经济学专业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法学专业 在中国人民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科积淀。该专业涵盖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教学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在法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新闻传播学专业 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该专业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媒体、广告、公关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还有其他一些专业如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等专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专业都拥有优秀的教师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就业机会。

瓜准网

以上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瓜准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有哪些”相关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文科专业(1)这位同学,你好,欢迎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这是我校的院系设置情况(本科):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理

2024-06-14 12:03:15
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哲学、宗教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金融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社会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国学)等,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名单为准。学校开设专业:类别专业材料类(本)材料物理财政学类(本)财政学

2025-01-01 08:24:39
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都有哪些专业?1.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央部属高校,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有部分理工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在文、法、哲等多领域国内领先,近来还在理工科发展方面努力取得重大进步。人大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后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时期,最终于1950年定校址于北京,定名“中国人民

2024-03-30 20:28:5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

这四所省属警校排名靠前,录取分不高,适合想省内就业的中等生?分享亲子乐趣,交换知识,欢迎来到晓安说教育现在对大学和就业的认识越来越深,一些传统职业又火了。比如考公,比如教书,还有考警校。众所周知,警校毕业如果是报考公务类公务员,难度比普通公务员稍低。也就是说,就业更顺利,而且工作稳定,待遇也很好。但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样的全国顶级警校分数很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我

2024-01-15 23:45:2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哪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公安管理学、交通管理工程、治安学(警察法学方向)等,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名单为准。学校开设专业:类别专业法学类(本)法学公安技术类(本)安全防范工程公安技术类(本)刑事科学技术公安技术类(本)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技术类(本)公安视听技

2025-01-07 02:20:24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文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文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有哪些文科专业(2)这是我校的院系设置情况(本科):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与人口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计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理学院国学院(3)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可以与北京大学相媲美,中国人民大学在

2024-04-07 00:55:56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警校排名大全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全国排名:250基本情况:该校是警校中唯一的双一流高校,也是目前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的公安院校。学校建有实弹射击、警务战术指挥、刑事侦查等警务实训设施,是公安院校中的“排头兵”。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全国排名:278基本情况:该校是公安部直属高校,也是国内第一所开展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学校正朝着国内领先

2024-06-16 06:26:09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有哪些专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有哪些专业?1、消防工程消防工程主要研究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火灾调查、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管理、灭火救援燃洞、火灾调查等。例如:大厦内火灾报警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管理,火灾等事故的抢险救援、起因调查等。2、火灾勘查火灾勘查主要研究火灾事故调查、火灾起因分析、刑事案件侦查、火灾物证鉴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024-10-16 22: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