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17:38:53 | 瓜准网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二本可以用苏区专项计划吗?的相关内容。
不行,一般要符合苏区专项计划条件且高考分数超过了一本线的考生填报。
国家专项计划是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的一种扶贫计划。国家专项计划与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隶属于高考三大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若同批次生源不足,将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可以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下适当降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有关省份,国家专项计划在本科批次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不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校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不得将未完成的专项计划调整为普通计划,应通过多次公开征集志愿方式录取或调整至有合格生源的省份录取。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应适当降分录取。公安类等对考生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瓜准网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本可以用苏区专项计划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老师你好,我想问关于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资格的学生,高考分数在一苏区专项一本降二十分投档的意思是报考这个专业,最低可以录到一本线低20分。“苏区专项”面向我省列入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54个县(市、区)招生,我市18个县(市、区)均在其范围内。凡具有实施区域连续3年户籍、符合当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在实施区域报考的学生,均可填报“苏区专项”志愿,和第一批本科同时填报。“苏区专项”由省属部
国家专项计划二本的学生可以报吗不能,国家专项计划没有二本学校,而地方专项计划在部分省份有二本学校参加招生。国家专项计划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原则上按招生学校所在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执行。若同批次生源不足,将征集考生志愿,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可以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下适当降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扩展资料:在本科一批前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分数
江西省内南昌大学招收苏区专项计划吗南昌大学苏区专项代码为9651。南昌大学的专项代码为8101,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的专项代码为8161,南昌大学(地区专项)的代码为9601,南昌大学(苏区专项)的代码为9651。只会在各自院校单列代码内列出的专业内进行调剂,也不会调剂到其他代码下的专业。更不会调剂到招生计划册没有列入的该校其他专业。如8101南昌大学,是不会调
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时可以降分么?地方专项计划可以降分的。定向招生的录取线比正常录取线低。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招生规模超5万名。定向招生是指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的招生办法。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到农村及比较艰苦的地区工作,农业、林业、矿业、地质、煤炭、石油、水电、建材、气象
沈阳二本大学在甘肃实行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不可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规定: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所以,沈阳二本大学没有在甘肃实行贫困地区国家专项计划资格。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
高校专项计划各高校分数线高校专项计划各高校分数线是浙江省,626分。山东省,584分。海南省,602分。辽宁省,557分等。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是指国家为克服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发展不平均,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子能够上大学,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的优惠政策。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区、县(包括县级市)以下的高中里,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子。高校专
高校专项计划审核通过以后,可以选择放弃填报该志愿吗?可以。入选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均须参加高考,单报志愿、单独录取,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办法由有关高校确定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扩展资料:志愿填报注意事项: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生可不可以读第二专业?可以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各省(区、市)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综合素质优秀,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优秀的考生;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且高中
2023-10-24 07:44:02
2024-01-04 14:00:14
2024-03-03 19:08:18
2024-02-29 22:24:15
2024-02-28 20:36:06
2024-02-27 2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