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素材 > 正文

高考作文素材:勤奋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2023-03-03 22:30:02 | 瓜准网

高考作文素材:勤奋

(1)引言

古希腊的米南德说:“勤奋可以赢得一切。“胜利和成功都是伴随着勤历的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条真理。

(2)事实论据

“笔冢“的由来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 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董老的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 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

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

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

言菊朋学戏

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毕业后,他在蒙藏学院某得了个 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 脚踏钉鞋,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

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门采尔的“绝症“

阿尔道夫.门采尔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他从13岁开始学绘画。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多幅速写,七千多张素描。这些数量惊人的作品,都是他辛勤 劳动的结晶,他不管走到哪里,绘画工具总是随身带着,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处处可以看到挥笔作画的身影。有人称他得了“缓画狂热症“,他听了 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

画蛋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越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第一堂课老师教他画鸡蛋。他画 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还是让他继续画鸡蛋,这一下达.奇想不通了,就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痹通,但天下 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线不同,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画蛋 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一年,二年,三年……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 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3)理论论据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董必武《题赠〈中学生〉》

笨鸟先飞。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古今对联集锦.治学联》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凡是普通人能够做的事情,我们都可做,我的最大的好处是勤劳。

[英]莎士比亚《李尔王》

努力勤奋可以带来好运。

[美]富勒《至理名言》瓜准网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中华民族的大地犹如一片璀璨的星空,小器如繁星若尘,而国之重器,则如恒星一般散发出无尽光热,闪耀在中华苍穹之巅。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成器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之间少不了磨砺。器不琢,是为“碔砆“;器小琢,乃为“璞“;而那些饱受磨难与非议,在岁月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方为“和氏璧“,为“国之重器“。

泱泱华夏从来就不乏国之重器。战国时期李冰建造都江堰,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秦朝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当代“我潘“发射“墨子号“,重新定义中国量子通信;“南博士“建设天眼,从此中国观宇技术重登世界之巅。

诚然,这些物都是国之重器,而我想说,建设他们的人,不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吗?他们同样经历了艰难困苦。李冰提出设想时,朝中大臣大多反对,只有他默默坚持了下来;蒙恬幼年随父出征,多次险些被俘;“我潘“志向远大,却被人们认为狂妄自大;“南博士“放弃城里优逸生活,只身扎根在贵州大山里,数十年如一日。

而反观我们生活中的有些人,稍有磨难,避之不及,偶有苦怨,抱怨连天,这样的人,乃为“碔砆“;有些人挺过艰险,虽经历磨难,但半途而废,或许可称之为“璞“;而还有些人,饱经沧桑,体验人间百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不是“和氏璧“,不是“国之重器“,那还有谁能称之呢?人非圣贤,但我们同样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我们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时,我们能自信如常,而不去妄加辩论。

如果我们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有神思,又不至于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时,能不喜形于色,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如果看着心血铸就的事业崩溃,仍能忍辱负重,脚踏实地,重新攀登。

如果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为了更崇高的目标,仍能冒险一搏,哪怕名利飘零,化为乌有……

国之重器的一生,少不了艰难困苦,而正是艰难困苦,方才成就了国之重器。期待我辈有更多的国之重器的诞生,愿与诸君相逢与中华腾飞之时。

与“高考作文素材:勤奋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相关推荐
责任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责任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责任_高考作文素材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

2023-03-03 13:18:02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幽默_高考作文素材 (1)引言 人生中如果缺乏幽默,就如同食物中缺乏糖和盐会寡淡无味。幽默,是润滑剂,它能化解矛盾增加和谐,化干戈为玉帛;幽默,是克敌的武器,它是橡皮裹着的铁棍,棉花里的钢针,虽锋芒不露,但能柔中克刚。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区别于只是逗人发笔的滑稽,它蕴藏着深刻的内涵。让我们都来学会运用幽默。 (2)事实论据 苏东坡与老道

2023-03-03 01:00:02
从前慢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从前慢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从前慢_高考作文素材 小店的主人,也许是从木心先生的诗里走出来的,守着黑暗无人的小巷里如豆的灯火和蒸腾的雾气,丝丝甜香慢下路人的脚步,让行色匆匆的人们感受味蕾真实的滋味。 味蕾需要时间,所以今天的豆浆更甜美;生活更需要时间,所以悠然的步伐踏出更深刻的足迹。从前慢,慢的不仅是车、马与邮件,还有在等待中默默酝酿的心。一封薄薄的信,装着一份炽热的情,翻过山淌过水送至一生唯一的爱人

2023-03-13 23:35:03
高考作文素材:古典名句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古典名句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古典名句 (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2023-03-15 06:20:07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成败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成败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中华民族的大地犹如一片璀璨的星空,小器如繁星若尘,而国之重器,则如恒星一般散发出无尽光热,闪耀在中华苍穹之巅。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成器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之间少不了磨砺。器不琢,是为“碔砆“;器小琢,乃为“璞“;而那些饱受磨难与非议,在岁月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方为“和氏璧“,为“国之重器“。 泱泱华夏从来就不乏国之重器。战

2023-03-10 10:35:01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语段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语段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经典语段 1、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它微风拂面;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它屋檐滴水;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它萤火流逝。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

2023-03-11 14:25:02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作文热点素材之“梦想”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作文热点素材之“梦想”_高考作文素材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中华民族的大地犹如一片璀璨的星空,小器如繁星若尘,而国之重器,则如恒星一般散发出无尽光热,闪耀在中华苍穹之巅。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可见成器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之间少不了磨砺。器不琢,是为“碔砆“;器小琢,乃为“璞“;而那些饱受磨难与非议,在岁月与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沉淀下来的,方为“和氏璧“,为“国之重器“。 泱泱华夏从来就不乏国之重器。战

2023-03-05 21:36:02
高考作文素材:断箭的启示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断箭的启示 国之重器耀中华_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断箭的启示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

2023-03-15 02: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