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1 03:43:08 | 瓜准网
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 , 早期学制1年,后期两年半也有3年的 。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 计有41386人 。教材有自己编写的,例如《恽代英编著的黄埔军校教材 》,也有用中国古代的《增补曾胡治兵语录注释[黄埔军校教材蒋中正作序 》,也采用各国的,例如 苏联、日本、德国的教材。
一、黄埔军校前四期
黄埔一期:招470人,转来178人,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毕业645人。
黄埔二期:招450人,毕业449人。
黄埔三期:招1200余人,战斗损失一部,俘获滇桂下级 军官一部编入,毕业1233人。
黄埔四期:毕业2654人,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 。
二、黄埔军校文化元素
校徽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
该校校训:亲爱精诚。
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
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
三、主要分校
汉中分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
武汉分校(中央军校第二分校,迁至湖南武冈);
江西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
广州分校(中央军校第四分校);
扩展资料:
一、历任校长
第一任1924年5月~1947年10月蒋介石
第二任1947年10月~1949年9月关麟征中将
第三任1949年9月~ 1949年12月张耀明中将
第四任1950年8月~1954年8月罗友伦“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第五任1954年9月~1957年3月谢肇齐“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第六任1957年4月~1960年12月徐汝诚“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第七任1961年1月~1965年3月艾叆“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第八任1965年3月~1970年3月张立夫“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第九任1970年4月~1973年2月林初耀“中将”(凤山陆军军官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 瓜准网
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1926~1949年共办了 二十三期 ,军校共培养 32万各级军官, 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
一、 入学批次
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
1924年10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1926年1月17日毕业,计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 。10月4日毕业,计2654人。
扩展资料:
一、 入校誓词
入校誓词
第一期:
尽忠革命职务。服从本党命令。实行三民主义。无间始终死生。遵守五权宪法。只知奋斗牺牲。努力人类平等。不计成败利钝。
第二期:
谨遵校训,亲爱精诚。服从党纲,五权三民。履行遗嘱,国民革命。继承先烈,奋斗牺牲。发扬光大,赴义蹈仁。言出身随,誓底功成。
第三期:
遵守总理共同奋斗之遗嘱,亲爱精诚之校训,追随校长、党代表与本党各同志,于广东统一以后,更努力于全国之统一,以完成国民革命之工作。不爱钱,不怕死,不闹意气,实行主义,恪守党纲,永矢勿渝,死而后已。谨誓。
第四期:
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埔军校
以上就是瓜准网整理的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多少期?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