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3 21:39:21 | 瓜准网
答案:D
解析:
国民党“一大”后, 孙中山先生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建立了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因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上,故称 黄埔军校 。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并任命 蒋介石 为校长, 廖仲恺 为党代表,苏联派来数十名优秀军事干部到军校任职。并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中国共产党选派 周恩来 等先后到军校任职。学科为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政治等。 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提高到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学校共招收了6期学生,黄埔军校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东征、南征等战役及北伐战争,为革命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的原因:
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后,孙中山认识到自己过去所进行的不懈斗争,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历次斗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挽救国家危亡。
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
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第一期: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
第二期:郑介民、邱清泉、覃异之、周逸群、卢德铭、余洒度、聂绀弩。 瓜准网
第三期:王耀武、戴安澜、黄公略、曾泽生、方先觉、李天霞、陈奇涵、郭化若、康泽。
第四期:林彪、张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民、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邱维达、段德昌
第五期:许光达、赵尚志、陶铸、宋时轮、杨至成、郭汝瑰、廖运周、郑庭笈
第六期:罗瑞卿、戴笠、张宗逊、陈伯钧、廖耀湘、孙明瑾、程子华、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