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1 16:12:44 | 瓜准网
高考是非常重要的日子,决定了大部分人起码未来3到5年的走向,高考的分数会将一群正直大好年华的人分散到五湖四海。很多人几年的努力全部都看这两天的考试。虽然高考有文理分科,但是语数英都是必备的。
一、作文 瓜准网
对于文科生来说,因为喜欢文字和背诵所以选择了文科,那么作文对于他们来说,会比理科生要简单一些。一年一次的高考也总是可以出现非常多的精彩的作文。在高考中,大家都是使用黑色的水性笔来答题,都是用的普通话,但是有一个人却另辟蹊径,高考作文用的却是“甲骨文”。
“甲骨文”并不是现代通用的文字,在国内,除了相关的专家以及甲骨文爱好者以外,几乎没有人会使用甲骨文。高考作为一个学生的头等大事之一,是不可以儿戏的,为什么此人高考要用“甲骨文”写作?
二、高考作文大胆尝试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的黄蛉是2009年的一位准高考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黄蛉的爱好就是甲骨文,他的语文老师同样也是一位甲骨文爱好者。二人在黄蛉读书期间经常探讨甲骨文方面的东西。
到了高考的日子,黄蛉在面对高考的作文时,陷入了短暂的思考。每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几十万,改卷子的老师每天要看的试卷多到数不清。作文的字数好几百字,要是开头没有打动到阅卷老师,作文的分数很有可能就不算是太高。
这个时候黄蛉已经是个复读一年的学生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他不想搞砸。于是他打算另辟蹊径用“甲骨文”写作文。当老师改到他这一份试卷时,确实犯了难,虽然高考没有明确表示不得用其余的文字写作文,但是不是相关专业的老师是看不懂甲骨文的。
三、因祸得福
最后,这个作文是请了甲骨文专家来帮忙阅卷的,好不容易搞清楚了内容,老师最后给了黄蛉6分。这件事情太奇葩了,所以很多全国都在议论纷纷。当时黄蛉的高考总分是428分,成绩并不算是很理想,只能读高职院校或者大专。
有奇事的地方就有媒体,媒体让这件事情进一步扩大化了。因为甲骨文,很多的学校都认为黄蛉是一个人才,也愿意接纳他在别的方面的不足。于是西南财经大学某学院和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都想破格录取他。
因为在甲骨文上突出表现,黄蛉在锦城学院学习两年之后,因为四川大学考虑到这里没有很好的条件培养黄蛉的甲骨文,于是考了6分被四川大学录取,他的学籍从3本院校直接转到了一本大学。
四、自灭机会
屡次破格提拔让他轻松地走进了985、211院校,成为一个人人艳羡的幸运儿,那黄蛉如今怎样?当时为了培养黄蛉,四川大学特意将已经退休了的老教授重新聘请回来指导他。这足以体现四川大学对于黄蛉的重视程度。
事情发展到如此,一位年轻的甲骨文专家却并没有诞生。负责教导黄蛉的何崝教授在不久之后就辞职了。按照这位老教授的说法,黄蛉在甲骨文上的天分很一般,即便是已经教导了2年,黄蛉认识的甲骨文数量不过千字,这些一般人也能做到。而且黄蛉非常的骄傲自满,爱吹牛不认真学习。
结语
好的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从一个专科的命运直接跳到了一本名校,这是上天的眷顾,应该要好好珍惜才是。大家要是以后有很好的机会,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机会留下来,而不是让给你机会的人后悔自己看错了人!
高考作为中国选拔优秀人才的一道门槛,每年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为了保证它的公平性,教育机构和无数的老师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可以说高考是很多寒门学子鱼跃龙门的重要机会,在高考面前没有身份地位,只有努力拼搏,但是总是有人挑战高考的权威性,妄图通过一些捷径,可以轻松的拿下高分。今天我们故事就是,一位名为杨博的考生在高考前夕偷走试卷,导致当年高考,被动启用备用卷,难度陡增,如今他怎么样了呢?
这位名叫杨博的考生,来自四川农村,他坚信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平时的学习成绩也非常的优秀,然而,随着考试的临近,模考的发挥失常,让他紧绷的弦最终崩溃了。那是2003年,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监控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处处都有。杨博经过多天的踩点之后,开始动起了歪心思。他经过精心的谋划,在考前的一天,潜入了南充县教育局的保密室,用小刀,还有剪刀,盗取了当年的高考考试试卷。
拿到考试试卷之后的杨博像是吃到了定心丸,将试卷做过之后,把答案完完整整地熟记于心,原本以为计划十分周详的他没有想到,最后,教育局发现有人在卷子上动了手脚,在最后时期采用了备用卷。要知道备用卷的难度,要比正式考试卷的难度高出一些,这也造成2003年的高考是最难的一次高考,导致当年的高考平均线普遍偏低,也有很多考生纷纷落榜。
而杨博最终也在教育局的调查之下被发现了。当年杨博的高考成绩有515分,由于卷子难度非常大,515分已经可以上一个不错的一本,然而,杨博却只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责任和代价,最终,在监狱里呆了五年才释放。如今,因为有案底,而且没有学历,杨博只能打零工,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也算是自食其果了。对此,屏幕前的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高考生,请问一天做24套卷子行吗?,各科一共24套的相关内容。
你一天能做那么多试卷呀?实际上做试卷的目的是看你是否掌握了知识。光做那么多试卷,不研究不分析,甚至都不想,重复做题有什么作用。高考在即,建议你现在应该总结过去做题的错误,回归课本。这样效果更好一点!祝你好运!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用“甲骨文”写作的黄蛉,现在怎么样了?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