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2024-12-16 09:15:13 | 瓜准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专业介绍:
应用气象学属于自设专业(自设专业是指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没有,而学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的专业),属于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充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重要领域。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坚实的大气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掌握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与运用、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工程的实用气象技术研究、气象防灾减灾对策与技术研究、生态环境调控以及解决气象学在有关领域中应用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语
(601)高等数学(物理类)
(831)大气物理学(含空气污染气象学)/(832)动力气象学(含天气学原理)
推荐院校:
兰州大学

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

兰州大学都是有什么专业,校区是怎么划分的呢?

1、兰州大学有除了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很多,应该覆盖了除了很偏很偏以外的所有学科,博士点相对就少一些,但也覆盖了主流的大宗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14个,覆盖了所有的大学科。可以这么说,只要你读的不是很小很细很偏的学科,你可以一直在兰大读到博士后。
2、校区,目前主要的就是校本部、医学校区、榆中校区。校本部就是研究生院,几乎所有的研究生在这儿。榆中校区主要是大一到大三的本科生。医学校区主要是大四的本科生。其他的像第一临床、第二临床、一分部、成教学院就不说了。其他像比较特殊的专业的也不说了。
只能说这么多了,我想楼主也不想看复制和粘贴的东西!

关于兰大核物理基地班(有加分,专家进)

别听上面两位扯,本人是兰大的。
基地班就是国家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好处是保研率至少50%,保送的全是北大、清华、中科院和本校。隆基班是学校自设的人才培养基地,保研率至少30%,每年招60人,分数学、物理两个大的方向。隆基是本校著名校长江隆基命名的。
基地班只有大三时才淘汰,每个班最后两名无条件出局,挂科等也淘汰了。如果淘汰就进入普通班,没有再进去的机会。

兰大是985名校,全校保研率超过20%,不是普通重点大学可比的。
核物理基地班肯定会继续招人。兰大是四大核物理名校(另外是北大、清华、中科大)
下面是2010年保送到北大的物理院(包括先进科学研究院)所有学生名单,数数看兰大有多少,你就知道兰大的能量了(保送中科院的更多)
凝聚态物理 硕士 钱炳建 兰州大学 微电子学
理论物理 直博 董锐锋 南开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高飞 西安交通大学 应用物理
理论物理 直博 黄发朋 兰州大学 理论物理
理论物理 直博 姜徐江 厦门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李靖阳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刘天博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刘永富 兰州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龙江 北京大学 物理
理论物理 直博 桑胜景 南开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邵立晶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石猛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基地
理论物理 直博 许镭 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学
理论物理 直博 张锐 北京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卜文庭 北京大学 物理系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陈启博 西南大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陈忠靖 北京大学 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何熊宏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刘红娜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刘帅 北京大学 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孙君杰 吉林大学 物理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孙叶磊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田正阳 北京大学 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于海旺 北京大学 高能物理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直博 张春莉 北京大学 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纪晓飞 大连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贾青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王欢 武汉大学 物理学类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吴栋 山东师范大学 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席鹏伟 北京大学 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杨政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等离子体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直博 赵登 吉林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安炜 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陈静静 西安交通大学 应用物理
凝聚态物理 直博 高智威 同济大学 应用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康显阶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孟杰 四川大学 应用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秦来香 青岛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王嘉铭 中山大学 材料物理
凝聚态物理 直博 王维 天津大学 应用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王哲 北京大学 物理
凝聚态物理 直博 魏建中 武汉大学 物理学基地班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张辰 北京大学 纯粹物理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张怀 北京大学 物理专业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张姗 南京大学 微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赵弇斐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基地
凝聚态物理 直博 朱起忠 山东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丁一 北京大学 物理学
光学 直博 胡闯 北京大学 物理专业
光学 直博 姜维超 西安交通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黎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刘永椿 北京交通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马圣博 北京大学 物理
光学 直博 马英壮 同济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任金丽 青岛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学 直博 吴聪 中山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天体物理 直博 代实 北京大学 物理
天体物理 直博 李彪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基地
天体物理 直博 李程远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基地班
天体物理 直博 刘倍贝 厦门大学 物理学
天体物理 直博 刘项琨 西南大学 物理学
天体物理 直博 向茂盛 北京师范大学 天文学
天体物理 直博 张从尧 北京大学 物理
天体物理 直博 郑晓晨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基地班
气象学 直博 杜宇 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学
气象学 直博 黄颖 西南大学 物理学
气象学 直博 李庆雷 吉林大学 应用物理学
气象学 直博 王磊 中国海洋大学 大气科学
气象学 直博 王玉玮 中山大学 大气科学
气象学 直博 吴琼 西北大学 应用物理学
气象学 直博 张云济 北京大学 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直博 胡慧琴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直博 李喆 北京师范大学 材料物理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直博 刘宏剑 北京大学 大气科学系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直博 叶鑫欣 中国海洋大学 大气科学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范阳 北京大学 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贺健健 北京理工大学 应用物理专业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李焕杰 大连理工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马亚军 武汉大学 物理学类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王册明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王宏伟 兰州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基地(原子核物理方向)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温晓东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夏文龙 兰州大学 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直博 周奎 北京大学 物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直博 戴丁 武汉大学 统计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直博 王艺舒 山东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李嘉明 兰州大学 微电子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刘传普 四川大学 应用物理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平现凤 山东大学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屈贺如歌 天津大学 应用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直博 王欣 中山大学 物理学
物理化学 直博 戴紫薇 北京大学 科学与工程计算
物理化学 直博 高东亮 山东大学 化学
物理化学 直博 戈志芸 南京大学 生化
物理化学 直博 吴娟霞 兰州大学 物理学
物理化学 直博 赵树利 兰州大学 物理学基地班
物理化学 直博 周喻 四川大学 材料化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直博 杨薇 南开大学 化学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陈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陈雪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姜云峰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李明 华东理工大学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李秋鸿 四川大学 生物工程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杨龙澍 吉林大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于晶 北京师范大学 材料物理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甄珍 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力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 直博 周俊鸿 贵州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物理电子学 直博 王颖 北京交通大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直博 向安 湖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直博 吕宏鸣 电子科技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瓜准网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瓜准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考研 学考
与“应用气象学考研科目是什么”相关推荐
浙江气象专业有什么大学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浙江气象专业有什么大学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气象专业的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南京大学3兰州大学4中国海洋大学5中山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接受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气象信

2024-10-02 14:21:1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就业范围是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就业范围是什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就业范围是什么?学生毕业后适宜到气象、环保、民航、核电、城建、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国防军事、防雷业务管理、防雷技术及其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机构等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应用气象业务等工作。主要课程流体力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气象统计学、气象仪器学、天气学原理、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小气候学、应用气候

2024-08-25 10:29:37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气象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气象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应用气象学专业排名前9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第2)、南京大学(排名第3)、(原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申报)(排名第4)、兰州大学(排名第5)、清华大学(排名第6)、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7)、中山大学(排名第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气象学专业排名是对学校该学科专业教学科研能力的相对实力评估,中国科学技术大

2024-04-19 13:32:12
定向士官应用气象技术怎么样
定向士官应用气象技术怎么样

气象学就业前景气象学就业前景:1、专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生产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又相继出现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森林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又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如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宇宙气象学等。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学科的应用科学,它根据所认识的规律分析诊断和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2024-05-28 18:49:07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应用气象学专业排名前9名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排名第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第2)、南京大学(排名第3)、(原由解放军理工大学申报)(排名第4)、兰州大学(排名第5)、清华大学(排名第6)、中国海洋大学(排名第7)、中山大学(排名第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气象学专业排名是对学校该学科专业教学科研能力的相对实力评估,中国科学技术大

2024-08-14 20:08:00
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_主要学什么_就业前景好吗
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_主要学什么_就业前景好吗

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_主要学什么_就业前景好吗高考填报志愿时,应用气象学专业怎么样、主要学什么、就业前景好吗等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应用气象学专业介绍、主要课程、培养目标、就业前景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应用气象学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同各个专业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边缘

2024-06-23 04:09:44
应用气象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应用气象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

南京大学气象专业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03分、历史类554分。根据查询南京大学官网得知,截止2023年11月13日还未查询到2023年的,2022年南京气象学院在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603分、历史类554分。南京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气象学专业大学排名如下: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

2024-03-09 07:59:34
哪些985类大学开设应用气象学(择校参考)
哪些985类大学开设应用气象学(择校参考)

一、开设应用气象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应用气象学专业的985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二、应用气象学专业简介应用气象学主要研究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继而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领域,解决相关领域的气象问题,例如:气象防震抗洪减灾对策、生态环境调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词:地震洪水干旱农业《边界层气象学》、《大气科学基础

2024-03-29 19: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