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5:50:38 | 瓜准网
集科学研究和观赏珍藏为一体的各类矿物、岩石、宝玉石和珍奇石,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其中,有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宇宙来客”——明朝期间陨落的重158.5公斤的隆昌铁镍陨石,还有采集自地球南极、北极、珠峰和太平洋底的珍贵岩矿标本。 博物馆中的每个展厅和专业陈列室都各具特色。在此,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融合,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成为人们窥视地球奥秘的窗口。它除直接为学院教学、科研服务外,还公益性向全社会开放。观众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同里,既受到科学的启迪,又获得美的享受。
成都地质学院博物馆不仅直观形象地展示相应专业地球学科的基本内容,更主要是社会化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如今,深受社会的青睐和国内外行家的重视。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职能,进一步竭诚国内外地学界的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同时,更热情地欢迎更多更广的各界朋友前来参观、学习、交流。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都理工大学恐龙数字博物馆展厅的相关内容。
成都理工大学恐龙数字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品,为观众提供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综合大厅以“合川马门溪龙”化石作为亮点,展示了恐龙世界的庞大与神秘。这具全长22米的化石,产自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蜥脚类恐龙化石,生动地揭示了远古时期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性。
在恐龙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各类恐龙化石,从体型较小的“鸿鹤盐都龙”到珍贵的“胡氏贵州龙”,从巨型象类的门齿到奇异的“大竹重庆鱼”化石,每一件展品都是对远古生物世界的独特见证。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恐龙化石,还通过现代脊椎动物标本、矿产标本等丰富了生物多样性的展示,让人对生命演化的历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除了恐龙化石,博物馆的结晶矿物陈列室、岩石陈列室、矿床陈列室、古生物陈列室等各个展区,展示了地球不同年代的地质变迁与生物进化。中厅和过厅则集中展示了形态奇异、色泽艳丽的大型矿物晶体、生物化石、工艺玉雕等,使得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自然与艺术融合的奇幻世界。
马门溪龙展厅,通过化石展示了这种陆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防卫策略。它们生活在温暖的四川盆地,以植物为食,用尾巴上的尾锤来保护自己,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它们适应陆地生活的证据。而关于马门溪龙的脚部化石的研究,揭示了蜥脚类恐龙脚部结构与大象相似的特点,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矿物晶体展厅则以晶簇的形态呈现,展示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从辰砂到水晶,从孔雀石到玛瑙,每一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形态,构成了观赏石中绚丽的艺术美感。参观者可以通过颜色组合、晶体完整性和品种名贵程度来欣赏矿物晶体的独特之处,体验到自然界的无限魅力。 瓜准网
胡氏贵州龙展厅则聚焦于这种生活在2亿3千多万年前三叠纪中期的海生动物,展示了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为研究远古海洋生物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化石的展示,观众可以深入了解胡氏贵州龙的生活环境和演化过程,感受到生命在地球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成都理工大学恐龙数字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展品和深入的讲解,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全面而生动的自然探索之旅,不仅展示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位于成都理工学院中心花园南侧教学大楼内,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地质学自然博物馆。面积26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标本5万余件,其中以古生物化石尤其是恐龙化石最为著名。发展至今已从原来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一个陈列馆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中国西部最大、也是全国高校最大的地学类自然博物馆。2008年2月被评为四川省一级博物馆。
以上就是瓜准网整理的成都理工大学有恐龙养育专业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瓜准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