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0 07:26:43 | 瓜准网
先给“就业很难”四个字的内涵外延画一个框框:
一、全国前50名以内的大学的就业情况不予考虑,只谈谈比较普通的大学就业。如果本帖子点名说XX专业不好就业,你进来说“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就业不差”,最后一问,阁下是毕业于北大清华交大复旦,你就是进来搅局的,因为大多数人考不进名校。
再啰嗦一次,只讨论排名在前50名之外的非一流大学的就业。
二、不考虑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就业。如果你本科学生物,现在在做导游,而导游的技能完全不体现在生物学的课程体系中,所以生物学本科毕业当导游,就算你就业不对口。
我们只考虑有一定专业相关性的就业。比如说,本科自动化,最后当了计算机工程师,算是有专业相关性,算大体上实现了专业对口。
三、不考虑研究生就业。只考虑本、专科就业。
为了起到带头作用,我先点几个不好就业的专业:
1、法学
2、生物学(非师范类)。
提醒,当你点名说一个专业就业不好的时候。你应该是基于这样的标准: 这个专业的就业在非一流大学的就业排到后面去了,确实比别的一些专业差。
实事求是才好。把差专业夸成好专业,把好专业说成差专业,都会误导别人的。
郑重提醒。
有些就业还可以的专业,也上榜了。
你觉得还不错的专业也上榜了,你就应该问对方两个问题:
一、是不是真的全班大半童鞋都很难找工作
二、他学校的档次(二本、三本、专科。。)
还有,几乎所有的专业都上榜了,这说明好专业(同时满足就业率高、薪酬不差两个条件)本来就很少。对于985高校来说,好专业可能有二十多个(随便说的,不精确);对于非985的一本,好专业可能只有十多个;对于二本,好专业可能只有6、7个工科专业外加2、3个商科专业就业凑合了。。。
你上水货大学,难道还奢望有很多专业同时满足就业率高外加薪酬不差两个条件么?人生当然可以以所谓的“冷门”专业为志向,那就请你考一个名牌大学或者学历再高一些吧(硕士、博士)。
问题就出在很多人选择大学与科系心思太贪婪了——要求该大学不能难考、要求该专业要符合其兴趣、要求该专业学起来不能太痛苦、要求该专业要好找工作、要求该专业的工作环境不能太差。。。。
谨慎报考的八个专业分为工科类、基础类、文科类和艺术类,具体如下:
根据各方的统计数据,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成为工科里面就业率最低的两个专业,在全国的所有专业里面,也基本属于倒数的状态,目前已经被教育部亮红牌警告,而且已经建议多所高校撤销这两个相关的专业,以减少毕业生的数量。
这说明这两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学生是很难找到工作。我国的生物行业目前的规模并不大,生物公司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市场的容量是非常的小。这两个专业的本科学生更多的是接触到理论知识,并没有做到深入研究,
所以本科的就业率很低,即使是名校的学生,也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因此,很多学生都是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然后获得留在高校任教的资格。
这两个都是属于基础学科里面的专业,所以笔者把化学和应用物理学归结为一类。其实,我国基础学科类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是比较难就业。因为这些专业基本都是基础理论研究,所以企业基本不需要这类人才。
即使大型的企业需要研究人才,也是找那种天才型学生,普通学生根本就不需要。应用物理学虽然是想将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的艰难,普通的学生也很难做到,所以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很尴尬,一般只能做物理老师。
而化学专业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毕业生的情况也是不理想,很多学生都是跨专业考研,希望将来能够留在研究所工作。
3、文科类:历史学、法学
这两个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红牌专业里面,已经是连续多年榜上有名。我国文科类的大学里面基本都开设有历史学和法学专业,所以这两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是已经严重饱和。由于这两个专业的就业面都比较窄,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
比如历史学专业,学生除了做历史老师,就只能考公务员或者是进入博物馆工作。而法学专业因为严重供过于求,本科的学生已经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两个专业都是偏向于考研,本科阶段已经基本没有竞争力。特别是法学专业,目前可能已经有超过50%的学生,都是有考研的打算。
我国现在参加艺考的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希望通过艺考进入大学。为了扩大学校的规模,不管将来的就业如何,许多学校就开设各种艺术类的专业。被被教育部点名的绘画以及音乐表演专业,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两个专业本身比较冷门,每年却招收大量的学生,导致市场饱和,如果家里没有背景,就很难找到工作。而且艺术类的专业本身就很烧钱,如果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很多家长都会看到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