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5 05:22:34 | 瓜准网
生物专业 的大学生竞赛:全国联赛,全国竞赛和IBO。
竞赛背景:“挑战杯”科技竞赛是由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全国 学联 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
大学生竞赛影响:
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成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
成为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界接触和物色优秀科技英才、引进科技成果、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最佳机会,从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各高校的重视,也越来越在社会上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其声誉远播港澳地区甚至欧美 发达国家 。
拿到省一,说明基础还是不错的,可以考虑冲击一下省队。省一等奖的作用是有限的。相比于很多同学在竞赛上花费的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最终获得的降分优惠不一定能让你满意。 所以还是好好踏实学习,备战高考吧。
五大学科竞赛中,进入省队却没能获得降分的还是极少数。 如同学能够在全国决赛中摘得银牌,大概率能确保C9院校降分,也有不少同学获得了清北降分。说明,搞竞赛搞到省队水平,还是相当有结果的。
然而,五大学科竞赛的受重视程度仍然是有差别的。从高水平 高校自主招生 降分情况来看,数学物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化学次之,生物和 信息学 相对比数理化弱。
在我们统计范围的1473名生物竞赛获奖者当中(含应届和非应届),共有:51名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116名获得清北至少1所学校的降分;125名获得至少1所C9院校(不含清北)的降分。
347名获得至少1所 985院校 (不含C9)的降分;16名获得至少1所211高校(不含985)的降分;总共604名获得至少1所高校的降分。
另有505名同学(含5名银牌、30名铜牌)尽管通过了其中一所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但却遗憾未在复试中获得任何降分。 瓜准网
其余的364名同学,有相当一部分应认为是非 应届生 ,故未申请上述高校的自主招生。我们已经知道,全国决赛金牌意味着清北降至一本线录取。那么那些只获得银牌、铜牌的学生,又去了哪里呢?
71名生物银牌中,除2名未参加自招外,5名通过初审但未获得降分,53人获得清北降分,6人获得南大、哈工大降分,其余学生仍获得部分 985高校 的降分。
94名生物铜牌中,除16名未参加自招外,30名通过初审但未获得降分,10人获得清北降分,11人获得南大、哈工大降分,其余学生仍获得部分985高校的降分。
进入省队未取得清北降分的学生,最终获得的加分集中在南大、武大、 北航 、哈工大、 大连理工 等985院校。
不难发现,生物省队还是能大概率保证通过985院校自主招生并获得降分的,如获得银牌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斩获清北降分,但是已经比数学、物理、化学少。
那么,省一未进入省队的降分情况如何呢?
湖南、浙江、广东等有较强生物竞赛实力省份,即便获得省一等奖,未进入省队也很难确保获得清北降分,大部分同学仅获得其他C9院校、985院校的降分。
近几年生物竞赛成绩较为突出的山东、河南、四川、河北等省份,如未进入省队,要获得清北签约降分,难度仍然较大。大量未进入省队的生物省一等奖,最终仅获得除C9外的985高校降分。
生物省一获得降分人数最多(有重复)的12所学校是:中山105人、浙大74人、同济41人、厦大36人、大连理工36人、北航35人、山大33人、重大31人、哈工大30人、清华18人、华科18人、华东师大14人。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生物竞赛获奖按什么标准排名的相关内容。
凡提前举办过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名额按本省上限执行。未举办初赛的省份或初赛人数少于2000人的,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省参赛考生总数的1%、5%和10%。其中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基础名额为20,奖励名额随后公布。二、三等奖人数上限100人和200人。各省分会于考试结束后应尽快完成阅卷工作,阅卷工作应集中进行,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和各省分会至少各有两人在场,机读结果复核后,按四部分进行T-score计算(计算方法将在联赛注意事项中作具体说明),排列名次,T值取四位小数,并在阅卷现场整理出前50名考生的机读卡封装,由省分会负责人在封条上签名。各省分会需将本省初赛、联赛情况写出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初赛的规模和举办情况;联赛的考场设置、试卷保管和阅卷等情况。报告需省分会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以上就是瓜准网为大家带来的生物专业的大学生竞赛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