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03:22:13 | 瓜准网
指的是批次,一档指的是一本线,2档指的是二本线,3档指的是三本线。
假设学生小明报考A高校,考了560分,其专业志愿分别为:计算机、国际贸易、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商务,A高校的专业录取实行专业级差的办法,级差分为2分、1分、1分、0分。
在进行专业分配时,如果小明的第一专业志愿符合专业录取要求且专业有计划余额,那么小明被录取到“计算机”专业;若计算机未被录取,则他的分数将会被减去2分(即558分),按558分的成绩同第一专业志愿报考“国际贸易”的考生排序,确定是否符合专业录取条件;
倘若仍不能满足,分数再减去1分(即557分)进行第三专业志愿“自动化”的录取;若依旧不能满足,分数再被减去1分(即556分)进行第四专业的录取,后续专业如果仍不能满足其专业志愿,将不再减分,以此类推。
实行大类招生的优点: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大体上分为11个学科,71个专业门类,几百个专业。事实上很多考生并不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
所以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学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科、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再选择专业方向将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第二,按大类招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按照专业招生,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般只能填报六个专业志愿,限制了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比如有的学生既对材料学科感兴趣,也对 电子信息类专业 感兴趣,还对管理类专业感兴趣。
由于填报专业数量的限制,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热爱的一些专业。而实行按大类招生,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应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学生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
第三,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由于学生入学时不事先确定学习的具体专业,而是在入学后经过基础课的共同学习。
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才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专业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所以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第四,学生基础扎实,有利于培养“通才”。实行按大类招生后,由于学生在入学后要经过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基础课的学习。
使学生的 公共基础知识 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后,也会促进学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所以有力于人才的培养。
瓜准网(https://www.guazhu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今年的热门报考专业有哪些?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的相关内容。
高考之后如何选择专业是棘手的问题,大多数家长最看重的就是专业的性价比,即好找工作且工资高。
根据今年的《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今年在高考专业方面,临床医学搜索热度第一,航空航天专业搜索热度攀升最快,教育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在学科搜索热度中,医学成为热搜学科第一,人文社科紧随其后,然后是工学、理学、农学。
根据百度提供数据看,今年医学将被大家普遍看好,临床医学位列第一,搜索热度超过前几名很多;可见所有的家长与考生,都在关注临床专业,今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可能比去年有大幅提升。
第二是教育学与第三名经济学,都是非常卷的专业;第四还是计算机专业,热度明显下降很多;往年的威风不在了。
下面来说一下我认为就业前景还算不错的专业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一直都是热门职业,当别的职业在担心中年危机,在害怕下岗的时候,医师这些职业反而是迎来收入最强,最香的时代。
不要觉得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医生是紧缺人才,需求量大,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如果能考上公立医院的事业编,工作稳定性和福利待遇都不错。
2、教育学: 这个专业毕业不止可以当中小学或者大学老师,还适合报考教育相关事业单位。与之匹配的岗位很多都有编制,是考生和家长们眼里的“铁饭碗”。
3、经济学: 经济学去向有很多,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后在大学任教,可以在金融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工作,也可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金融机构业务部门从事市场拓展等工作。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财政局、统计局、工商管理等部门的岗位,总得来说经济学专业的就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经济方面的领域的岗位,还有财务会计方面的岗位,也可以涉足。
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是公认的高薪专业,就业岗位多,高端技术人才在市场中走俏。毕业后可在互联网企业从事研发类、管理类、服务销售类工作,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计算机就是一个又要能力又要学历的专业,本科只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能自律狂学技术的,别想以后去互联网大厂。
5、信息工程: 该专业是信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就业方向覆盖了很多活跃且很有潜力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云计算等。
本科就业的话,光靠学的理论知识(当然你学得炉火纯青当我没说),很难进入技术岗位,除非名校,或者自己拓展相关知识面,达到了就业(比如转码)的水平。
所以最好去读研,一来提高学历,二来也是进入某个细分方向,确定今后的事业,就业时进技术岗位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薪酬什么的视具体方向而定,但大多都还不错,有最顶尖的,也有一般的,但总的情况肯定比大部分行业要好。
6、护理学: 护理学培养的人才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石,人才缺口大,发展前景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居家护理也需要很多护理人才。
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还不错,毕竟现在护士非常紧缺,但后续发展还是要看自身条件,如果条件好的当然发展好。自身条件一般的,也就前景一般。这和许多传统行业一样!
最后,现下大学专业的选择并不能决定未来的就业情况。时代在发展,就业环境在变化,大学入学时和毕业后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会有所不同。专业的“冷”与“热”是相对于某一时期的就业形势而言的。家长和考生在选专业时不要过分追求当时之“热”,结合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设立长远目标,合理选择专业。
以上就是瓜准网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推荐 有哪些好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瓜准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瓜准网:www.guazhun.com怎么选择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关键点以及相应的解释和例子.1.**自我认知**:这是所有决定的基础。理解自己的兴趣、才能、价值观、人生目标以及优先事项是至关重要的。你可以通过自我探索、咨询教师、朋友和家人,或者进行职业兴趣测试等方式来更好地了解自己。2.**专业选择**: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专业。例如,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志愿填报时,学校和专业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且取决于个人的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要点:1.个人兴趣和能力:首先要考虑的是你个人对于学校和专业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热爱和擅长的专业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学术发展和职业发展潜力。2.就业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时,要考虑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机会。有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更受欢迎,需求更大
志愿填报选哪些专业有前景志愿填报推荐专业有电影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动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法学、知识产权、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等专业。志愿填报推荐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十分火热,招生分数较高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这两大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它们一直比较火热,招生分数居高不下。
填报志愿怎么选择学校和专业学懂两个概念就目前来说,所有的高考省市,绝大部分招生计划均采用的平行志愿投档,所有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彻底弄清楚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无论你是自己填报志愿还是请人填报志愿,都必须将这个规则学会、学透,这个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多在网上学习了解,多问几个问题,基本上就明白了。在弄懂了投档规则之后,第二个要弄清楚的是位次法与线差法志愿填报原则。高考填报志愿,不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大学和专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通过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特长、职业倾向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选择相应的专业和学校。2.研究大学和专业排名:了解各个大学和专业的排名情况,可以更好地评估它们的学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选好专业?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一、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往下浮动30分,往上浮动50分,在这个区间里面来选择二、先选择几个专业方向,再选择想要就读大学所在的地区,这样符合的就少很多了三、查看每个符合的志愿组情况,组内专业多的要注意看有没有自己特别不喜欢的,有的话建议先排除四、挑选专业要趋向于接近高考分数的值,如果是50个志愿,那么往上浮动超过10分的选择不要超
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如何选择?在填报志愿时,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都非常重要,但不同情况下,它们的优先级有所不同。1.当分数能上985院校时,选择学校更为重要。因为这类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此外,这些学校的身份和声誉也能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提供优势。2.当分数只能上211院校时,需要在学校和专业之间找到平衡。除了985院校外,211院校的实力也有
高考填志愿,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高考填志愿一、兴趣最重要大学设置有很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之间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你选择了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专业学科,那你就很容易投入其中。在你大学期间,你会学习得很有动力,而且在你感兴趣的领域你也会更加容易取得成果。比如你读书期间对物理特别有兴趣,也很喜欢去研究它,你就可以去选择这类的专业。这样就比你去选择当下热门的专业(金融、计算机等)要好一
2024-01-24 16:00:41
2024-01-04 14:00:14
2023-04-20 09:21:05
2024-02-11 11:01:55
2024-04-15 00:23:30
2023-11-02 16: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