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4 02:30:03 | 瓜准网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胜,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便如同裁缝做衣,选料必要经几关,作文人想选出精巧合适的材料,也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避免材料“撞车“,方法其实很简单: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模拟演练】
1.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在三十而立时,因为有了真本事,后面的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
读完以上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李时珍、李四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得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2.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一个平日对卡耐基很有意见的商人在背地里大肆抨击卡耐基。当卡耐基站在人群中听到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使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而卡耐基却安详地站在那里,脸上挂着微笑,等到抨击他的人发现他的时候,那人感到非常难堪,卡耐基的脸上依然堆着笑容,走上去亲热地跟他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见他讲自己的坏话一样。后来,此人成为了卡耐基的好朋友。请以“微笑“为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一个人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有笑容,也会有泪水;有欢乐,也会有伤心。从反面着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魅力丛生。
材料一:中学是一个充满笑声的美好时代,可校园里又有多少笑声呢?从教室里的责备声引出自己对真诚微笑的渴望,就是不错的内容,既可以将目光锁定在老师身上,也可以将目光放在同学之间。
材料二:家庭是一个充满温馨的美丽港湾,可亲人为什么又会变得如此陌生呢?从父子或母子的距离引出自己对动听笑声的回忆,也能写出漂亮文章。
材料三:自然更是一个取材的宝库,可以用童话的形式写动物、植物正在遭受的破坏,通过活生生的事实发出渴望幸福生活的呼唤。
【美文采撷】
诗词名句
1.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张旭《清溪泛舟》)
2.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王维)
3.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
4.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哲思睿语
5.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6.记忆中的痛苦会使当前的快乐更甜美。(波洛克)
7.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哈利伯顿)
8.不仅会在欢乐中微笑,也要学会在困难中微笑。(赫尔岑)
9.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巴金)
10.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快乐。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让你享受。(谢觉哉)
精彩语段
11.如果把人生比作浩瀚的蓝天,笑声就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如果把人生比作茵茵的绿树,笑声就是绿树上的朵朵红花;如果把人生比作美丽的小河,笑声就是小河上的片片白帆。
报章拾萃
1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瓦尔特·米多贝尔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一些软糖分给一群幼儿,并嘱咐他们,等他回来才可以吃这些糖。但是,寂寞的孩子们终于熬不住了,大多数吃了那些糖。多年以后,心理学家发现,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大多一事无成,而日后创造一番辉煌业绩的全是当年愿意等待的孩子们。
13.在对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的一次专访中,有人问李谷一的养颜秘方,她笑了笑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只不过在每天起床时,我总是对自己说‘今天有两种心情可以选择,一种坏心情,一种好心情。’于是我选择了好心情,把笑容挂在脸上。“
有这样一些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家居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
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他们觉得在家里很舒服。占10﹪左右;
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占20﹪;
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靠父母养活着。占10﹪;
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
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资料整理
啃老族的来历
又称尼特族,尼特族是NEET在台湾的译音,NEET的全称是(NotcurrentlyengagedinEmployment,EducationorTraining),最早使用于英国,之后渐渐的使用在其他国家;它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在英国,尼特族指的是16~34岁年轻族群;在日本,则指的是15~34岁年轻族群。
啃老族的心态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因为高学历的心态,使他们不愿意从事较低的薪资工作,感觉心理上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部分被称为草莓族的青年吃不了苦,太辛劳的工作不愿去从事,要求工作轻松钱又多,就呈现空等状态,没工作也没读书。
啃老族的特性
可分为四类“追求梦想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
追求梦想型:对于自己的现实工作有理想,非要达理想才能满足自己所需,会有一直转换工作的情形。丧失自信型:因一次的工作经验失败,对往后就业会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击,不敢再面对就业。自闭型:从小与社会接触环境自然隔阂造成。家庭溺爱型:从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认真读书只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拥有高学历却不懂自己将来打算,遂成米虫的心态。
啃老族的概况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啃老族的生活状态
曾有一谜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这帮“啃老族“的生活状态,说的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而谜底就是“啃老族“。
啃老族的统计数据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啃老族的原因及事例
原因:现在的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还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瓜准网
“啃老族“现象的调查分析
8月11日,“‘啃老族’系列报道之一“在本版刊登后,引起强烈反响。
社会科学家认为,在当前就业压力日增,独生子壮大的前提下,“啃老族“有扩大的迹象。当中国进入老年社会的时候,“啃老族“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襁褓青年“的独立,除了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与其让父母养活“啃老族“,不如给他们工作岗位,让他们成为有能力养活父母的“养老族“。
有一则调查报告总结“啃老族“6类常见人群:第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第二类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第三类属于“创业幻想型“,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又不愿当个打工者;第四类是频频跳槽者;第五类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最后一类人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但因怕苦怕累索性躲在家中。
刘文彪属于第七类,与他境遇类似的大学毕业生还有不少。他们对辛劳的父母,怀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对远大的理想,又有着不切实际的执着。矛盾交织之下,他们边“啃“书本,边“啃“父母。陶醉在对未来的种种设想之中,他们连心理“断奶期“都还没过。
孩子“啃老“,谁的责任
近年来,“啃老族“一词时常见诸报端,不少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就加入到“啃老一族“。没有人希望自己毕业就失业,但有一些同学在经过几次尝试未果后,选择了他们潜意识中认为更容易的一种应对生活变化的方式———退回到家庭中,“啃老“。
工作不自由、工作没前途、人际关系困难是“啃老族“放弃工作的常见理由。这些的确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面临的困难,但当它们成为年轻人放弃工作、回家“啃老“的理由时,所折射出的是内心的荒芜。二十几岁是人生中的任务模糊期,没有明确的家庭责任,社会成就感也不很强烈。若缺乏对个人人生规划,“啃老“的想法就水到渠成了。
究其深层原因,一个是与家庭的抚养方式有关。我们现在的家庭给了孩子过度的关注,甚至在孩子的需要产生之前,早早为孩子考虑到了。家长还越俎代庖,为孩子设计各种目标,比如,不尊重孩子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并且陪着孩子共同学习,扮演了监督、监控、辅导的角色,缺乏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孩子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行为“,自然也很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会失去对内心需求的发现,对父母也缺少责任感。到孩子毕业的时候,父母的目标初步完成,孩子却发现自己没有目标了,也不知道如何在职场上寻求帮助。于是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本能式的心理需求,如吃喝玩乐。而只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战胜前进中的困难。
原因之二是: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了,心理却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因此,许多家长生怕孩子被社会一下子击垮。“不着急,慢慢找,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好就换一家“、“自己的孩子总不能一下推出门吧“……结果,一步步将孩子拉回到家庭中来。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要刻意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不要事事代劳;对于“啃老“的大学生,家长不妨放下架子,向孩子直言,以前对孩子的爱已经帮助孩子达到了目标,现在是他们自己起飞的时候了,给他们勇气,并教给他们方法。如果说,对他们以前是“引“,现在要换成“推“。
对于“啃老“的年轻人来说,树立个人理想、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提高自尊水平、掌握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技巧和对结果多角度的分析能力,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
自强自立
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中所遵循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只有很好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人,才能比较迅速地适应环境。
先看小鹰的成长史吧。鹰妈妈给了小鹰第一次生命,然而第二次第三次生命却要靠小鹰自己争取回来,因为在鹰家族中,每一只小鹰要成长为雄鹰,都必须经历多次“鬼门关“,过了这些坎,才能获得重生;一旦不能自立,将会被淘汰,这是鹰妈妈也无能为力的。小鹰在第一次脱毛时,这是第一道坎,这道坎完全是凭借着小鹰自己的毅志力去与生命抗横的,在这场激烈抗衡过程中,那些不能自立,没有毅力的小鹰就将被死神带走,而那些具有顽强毅力,能独在离开妈妈的呵护而自立的小鹰才能生存下来。学会展翅高飞,是小鹰成为雄鹰的又一个坎。在历练的时候,有时鹰妈妈要把小鹰推下山崖,如果小鹰没有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那就将粉身碎骨。
在动物界动物们需要自立、自强,在人类也同样如此。
张海迪虽然一身轮椅相伴,不能“步足千里“却可以“阅览天下“。她在无名师指导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三门外语,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张海迪却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做到了。不仅如此,她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显着成就,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她那种自强不息,自立的性格。如果她不是一个自立的人,凭自己是残疾人而依赖别人,靠父母,这样子她会有今天的辉煌成就吗?
然而,在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上,有一些人就是拥有极大依赖思想的人,他们被称之为“啃老族“,大啃社会,小啃父母,整天游手好闲。这些游手好闲、吃了没事干的人,他们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整天无所事事,这样的人就是一种极其缺乏自立精神的人,他们这些人不能独立生存,要靠父母或社会支援,然而父母也不能照看一辈子,别人的支援也是有限的,自己的本领才是无限的,这样的人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不然,他们会像庄稼里的蝗虫,堤岸上的白蚁,祸害人间。为此,我们必须学会自立,学会自强,不要成为别人的包袱。然而,要想不成为别人的包袱,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学会自立。小时候幼儿园老师就告诉过每一位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现在,我们都已长大就更应该自强,自立,争做社会的有用人。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高考作文素材:古典名句 (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中新关系具有开创性、示范性意义。中新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规划了宏伟蓝图。中新两国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充分展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人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毛利族谚语说:“你我篮子在一起,大家生活更美好。“让我们携手合作,谱写中新关系发展新篇章,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选择作文素材技巧_高考作文价值提升 当你拿到作文题时,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写;稍加思索后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马上写;你应该定下心来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写的材料别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 【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如何在选材上出奇制
2023-03-18 11:55:09
2023-03-09 20:00:03
2023-03-09 09:25:08
2023-03-08 19:40:03
2023-04-14 04:20:42
2023-04-12 0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