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中国农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的高校资源未来会不会转移到苏州?
1.一个城市高校资源的拥有,有着 历史 的背景和文化的积淀,非一蹴而就。江苏历来为我国高教强省,而南京则为江苏省的高教强市。这个"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南京六朝古都。解放前为民国政府的首都,解放后为江苏省的省府。南京在解放前,就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十数座全国知名高校。解放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院、系调整,又新建了一批专科院校。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江苏共有大专院校约34座,其中南京20座左右,占全省的58.82%。改革开放的40余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教事业也同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2017年止,江苏现有高校163座,在校学生(含研究生)197.56万人。其中南京市高校53座,占全省的32.52%、在校学生(含研究生)84.07万,占全省42.55%。
2.一座高校的新建不容易。高校不是普通中学,它光人口规摸要达上万,相当于建一个小村、镇。要规划: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场区、住宅区(教工、学生宿舍)、生活区(食堂、商店、超市)、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等,占地少则千亩,多则上万。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征用1000亩以上的项目,要经过国务院审批。苏州没有哪么多土地,承接南京大规模高校资源的转移。其次转移要耗费巨额资金。在当今我国尤其江苏,高铁交通已相当发达。高校异地重建得不偿失。
3.南京高校资源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会少量转移。即南京的高校夲部不动,到苏州等其他城市建立分校。
4.地方人才集聚与高校资源的多寡并不相关。现人才市场已全国(全球)放开,南京高校毕业生,可选择到苏州或其他城市创业、就业;苏州高校毕业生亦可选择到南京或其他城市创业、就业。关键是地方有无与毕业生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以及吸引人才的如:创业、落户、住房、工资、福利待迂等诸多优惠政策。所以一地的高校资源往另一地转移,没有实际意义。
提主脑子想什么?转移到苏州,咋不说去北京???
南京大学去苏州还叫南京大学吗?况且国家现在大力发展南京,南京也是整个江苏省会。只有其他市的高校转来的可能,几乎没有南京转出去的可能。
怎么可能?南京的高校怎么可能全部搬到苏州呢?你要这样想,南京是个六朝古都,有一句话,形容南京,那就是虎踞龙盘,金陵帝王州,都是用来形容南京的,不管怎么说,东部战区的CBD,始终是在南京,我说的是东部战区司令部,他肯定是在南京的,苏州拿什么比,苏州的底蕴怎么能跟南京比,南京的科研院所,在中国排名也是靠前的,南京的三甲大医院,中国也是排名的。我说的是南京的三甲大医院,在全国排名也是比较靠前的,这些东西,都是苏州没法比的,哪里有陆军指挥学院,我说的是南京有陆军指挥学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这些东西怎么能用?苏州也不可能有。
这是一个没脑子的提问!大学讲究底蕴和 历史 ,谁会抛弃自己的 历史 根基,跑到苏州重新开始?苏州还有多大的免费地皮?苏州 历史 上就不是教育重镇,放着国家重点建设的省会古都南京不待,跑到苏州去!能得到什么?南京有许多大学校址都有百年 历史 ,放弃它?苏州本来就有南京许多大学的分校!还是别白日做梦了!
已经建成:
南京大学苏州研究生院、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这两所都不是普通的“研究院”,而是“研究生院”,和本部一样承担研究生培养的功能。
规划在建:
回答里总是有很多喷子,一味地攻击苏州,事实上在苏州设置研究院的机构里,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并不是最高的层次。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
清华大学 汽车 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等等,都是因为苏州优越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才纷纷布局于此。
苏州不仅GDP排名全国地级市第一,人均GDP也是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而且财力雄厚,可支配
财政收入位居全国第6,仅次于四个直辖市(省级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深圳,超过了一线城市广州,当然也大幅度领先于南京。而且以上的前提是,苏州只是一个地级市,却也是江苏的“奶牛”,每年向省里上缴最高的税收,却总是被省内人攻击。
仅仅以苏州每年向省内上缴的收入中,比第二、三名多出的部分,就可以抵得过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的经费之和。所以,即使南京向苏州转移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又值得其它回答里对苏州如此的攻击和抹黑?而且苏州每年对苏北地区的帮扶,都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GDP、人均GDP、全市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全国前十的城市,全国能有几个?江苏除了苏州还有哪家?
而且,南京也根本不会把高等教育资源大批转移到苏州,这个问题根本不会成立。但如此明显的“钓鱼问题”,仍然钓出了大批喜欢抹黑苏州的人。
全球顶级学府——牛津大学,在苏州设立了建校800年来首个海外研究院,请问英国人为什么不抹黑苏州?本来就是互利共赢的事情,但一些人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自我感觉良好。
苏州要的是真心实意的校区,类似于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和规划在建的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而不像南京大学一样,把三本的金陵学院迁到别地,似乎是为了“摆脱累赘”。
每年享受苏州大把真金白银的上缴收入时,并不觉得过分,反而把一些累赘转移掉,又觉得不公平,如此双重标准真是很有意思。
欢迎评论、关注,获取更多资讯、知识
不可能的!高校驻地一般不会动迁转移,除非发生战乱获动荡。抗日战争时大量高校曾随国府内迁西南,战后又陆续回迁各地,经历了动荡。上个世纪,共和国成立,在五十年代曾对高校做了一些院系调整,增设了一些高校,当时最大调整的是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很多系科独立成学院。并迁出南京,如镇江农机学院,无锡轻工学院等(现在是
江苏大学和
江南大学)。上世纪末,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又对全国高校进行了调整,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增设了和升级了以及合并了很多高校。现在的
苏州大学就是当年的
江苏师范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等院校合并起来的。从发展趋势看,南京的高校不可能迁出南京,全国各地的高校都不会有搬迁的可能,但可能各高校的二级或者三级学院可能会根据经济发展的地区需要进行异地扩建,如
南京师范大学的中北学院在丹阳异地扩建,江苏 科技 大学在张家港建立分校区等等。
888888888
奇怪!南京的高校为什么要迁到苏州,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哪个省都会重点发展省会的高校。何况南京曾是国民党时期的首都,高校实力雄厚,在全国都数得上。而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后把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都迁苏州,如果要迁也是上海会把高校迁入苏州吧?
大学在南京就是全国性的学校,迁到苏州就变成了地方学校,知名度会迅速下降。
迁校到苏州不太现实。
我得提醒题主,许多国内名校都在苏州有研究生院哦!
题主你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包括南大东南在内的许多高校(不仅是南京的),有许多在苏州有研究生院。

一、陈云林,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四届
中央候补委员
,十五届、十六届
中央委员
。曾任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1961.09——1966.09,
北京农业大学
土壤化学系农药专业学习。
二、钮茂生,男,满族,1939年10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曾任河北省省长,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
三、任洪斌,男,汉族,1963年4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籍贯吉林双辽,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农机系农机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四、石元春,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我国著名土壤学家。1949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中学,当年考入
清华大学
农学院,后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于该校农学系,1956年土壤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曾于1985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1987—1995年任校长。 现为两院院士,
《中国农学通报》
主编。
五、吴常信,1935年11月15日出生于浙江
嵊县
,动物遗传育种学家、畜牧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吴常信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陈云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钮茂生
瓜准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任洪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石元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吴常信

哪个军校好?
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肩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学校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1978年学校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4月,将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校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15所重点院校和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并获中央专项经费支持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学校座落在古城长沙,占地总面积5632亩,分为四个校区,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全校有3个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 “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军队院校重点实验室和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新建的教学大楼,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160多万册,中外期刊4000多种,并建立了全套“美国政府四大科技报告”检索系统。校园网实现了与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互联。
学校下设: 基础部、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炮兵学院、工程兵学院、政治学院和继续
教育学院。
二、中国人民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
信息工程大学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院校,全军综合型大学之一。主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计算机、通信、测绘和信息研究等专业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学校是全军最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信息与
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军队指挥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计算机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
测绘工程等3个工程领域可培养工程硕士生。拥有5个军队重点学科、2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校园宽阔整洁,绿树成荫,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被命名为"
园林式营院"。占地3500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GPS实验场、卫星地面站、人造卫星观测站、天文台、计算中心、游泳池、射击场、田径运动场、室内运动馆、多媒体教室、学术报告厅等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配套。拥有包括百亿次巨型机、小型机在内的各类高档计算机4000余台,有多达1500个座位的语音听力设备。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校内建有宽带高速校园网,接入全军军事教育训练信息网。学校铺有专线接入教育科研网并与INTERNET互联。
三、空军工程大学
空军工程大学位于古城西安市区,是以工为主,集法、文、理、军、管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覆盖了空军主要兵种的重要技术学科。她担负着为空军培养航空工程、地空导弹、电子信息等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指挥管理人才任务。是培养空军专业技术人才的最高学府,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
空军工程大学下设工程学院、导弹学院、电讯工程学院。共有23个系,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员近万名研究生近千人。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460余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每年都有部分教研人员赴美、俄、欧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术活动。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坐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建设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通信工程学院,点燃“亚洲第一爆”的全国重点高校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和在高科技领域一支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点基地。
学校占地3500余亩,基础雄厚,规模宏大,条件优良。设有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等5个学院和一个研究所,校舍总面积72万平方米。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个硕士点,25个本科专业。拥有20多个全军性科研培训中心和大型教学科研基地,有全军重点学科4个,重点实验室3个。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从采编到流通实现计算机管理并进入军队院校图书馆信息网络系统。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有条件良好的教学楼、实验楼,有设备先进的电化教学中心、计算中心、电子阅览室和语言视听室,有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游泳池、礼堂和军事训练场。
五、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原名为海军工程学院,1999年原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并入该校。学院是一所技术与指挥、工程与管理相结合,具有鲜明海军特色,多学科、多层次、综合型、高水平的军事工程技术院校,是海军唯一的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到博土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学院座落在“九省通微”的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是一所理想的教学科研园地。
学院下设基础部和舰船工程、舰船内燃机动力、蒸汽燃气核动力、舰船电气工程、兵器工程、系统工程系.有50多个教研室和研究室.40多个实验室。学院瞄准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先后建立了仿真技术、隐身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核
安全工程等一批我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新学科专业,现有6个博士、18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2个本科专业.成为人民海军高层次军事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
六、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是全国、全军重点高等院校之一,是全军重点建设的院校。学院在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在工学、军事学、法 学3个学科门类具有14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并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6年,"导航、制导与控制"、"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2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学科,"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学科的实验室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研究生导师队伍。1985年以来,先后有9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授担负起培养 研究生的任务,现有研究生导师6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
七、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舰艇技术指挥军官、海军政治指挥军官和海洋
测绘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院校。她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办学正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担负着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一些重要课题的科研任务。学院设有政治系、航海系、舰炮武器系、水中武器系、导弹系、指控信息系、海洋测绘系、外训系等8个专业系、一个基础部、一个学员旅、一个海上实习中心、46个教研室、10个实验中心(其中包括172个实验室和教练室),拥有万元以上的实验设备万余件(套),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水面舰艇模拟训练中心、海上舢舨和游泳训练中心,还有射击靶场、各种球类场、室内外运动场、游泳馆等体育设施。
八、空军雷达学院
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和防空学校,组建于1952年7月。她是全军唯一的一所培养雷达兵的院校。主要培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也培训一部分专科和干部学员。
学院设有军事指挥和雷达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经过4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有一套成功的办学经验,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一支素质较好的教员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高等军事院校。现有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00余人;有讲师、工程师、实验师300多人;有一批全军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根据上级下达的要求和招生计划,学院每年向部分省、市、自治区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男生。在教学上注重拓宽学员知识领域,改善学员智能结构,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40多年来,学院为部队培养了2万多名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学员在雷达部队建设中作出了贡献,有许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成为部队建设的骨干力量。
学院各种设施齐全,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教学大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一定规模,多种运动场、俱乐部是学员健身强体、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九、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是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培养陆军(含空降)师以下机关的各类参谋、院校军事教员、教学管理干部和全军电教干部的任务。学院源于1938年创建的抗大二分校。随着军队建设的需要,先后易名为华北军政大学、第二高级步校、石家庄高级步校、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军事教育学院。1992年8月改为陆军参谋学院。1999年改名为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学院座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设有“四馆、四场、四中心”。四馆;图书馆(藏书35万余册)、军事教育博物馆、党史馆、院史馆;四场:陆军装备训练场、参谋技能训练场、模拟演习训练场及野外训练场;四中心;教学指挥中心、计算机中心、指挥自动化训练中心和电教制作、控制、维修中心。另外,还有运动场、游泳池、印刷厂、教具厂等辅助教学设施。学院举办了《参谋学刊》、《中国军事教育》两种全军性刊物。“中国军事教育学会”、“全国国防、军事教育学科规划办公室”、“石家庄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设在该院。近年来,全院共出版专著近200部,编写教材300多本,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研制计算机软件和军用、民用产品40多个。学院与总参政治部联合研制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库多媒体系统”,受到了中宣部、总政的高度评价。多个科研项目获国家和军队级学术成果奖。
十、装甲兵工程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座落在北京市风景秀丽的卢沟桥畔,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十二所综合院校之一。学院的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在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于1969年迁址首都北京,是我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工程技术军官和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学院以本科教育为起点,培养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学员,培训军地双向选择生和外军留学生。主要为全军培养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军官和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培训模式分为4年制工程本科和5年制双学士本科两大类。学院现设本科招生专业9个,硕士点15个,博士点3个,是全军极少数可以在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和
哲学5个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的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院校》 名单:
1、中央军委直属: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招生)。 国防大学---北京(进修)。军事科学院---北京(进修)。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招生)。
2、总参谋部(招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郑州。理工大学-江苏南京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河北石家庄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江苏南京 。炮兵指挥学院-河北廊坊/宣化 。工程兵指挥学院-江苏徐州 。
通信指挥学院-湖北武汉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北京昌平 。合肥炮兵学院-安徽合肥 。陆航学院-北京通州 。防空兵指挥学院-河南郑州 。电子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 。
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板桥 。沈阳炮兵学院-辽宁沈阳 。重庆通信学院-重庆沙坪坝区 。西安通信学院-陕西西安长安区 。蚌埠坦克学院-安徽蚌埠。
3、总政治部(招生): 南京政治学院-江苏南京 。
西安政治学院-陕西西安 。军事艺术学院-北京。
4、总后勤部(招生): 后勤指挥学院-北京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 。二军医大-上海 。三军医大-重庆 。四军医大-陕西西安 。军事
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汽车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镇江船艇学院-江苏镇江。
5、总装备部(招生):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丰台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北京怀柔 。装甲兵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军械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
6、海军(招生):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大连舰艇学院-辽宁大连。海军指挥学院-江苏南京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 。兵种指挥学院-广东广州 。海军潜艇学院-山东青岛 。海军飞行学院-辽宁葫芦岛 。蚌埠士官学校-安徽蚌埠 。海军后勤学院-天津塘沽。
7、空军(招生):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空军雷达学院-湖北武汉 。空军指挥学院-北京 。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 。徐州空军学院-江苏徐州 。
桂林空军学院-广西桂林 。空军一航院-河南信阳 。空军1飞院-黑龙江哈尔滨 。空军2飞院-四川夹江县 ,空军3飞院-辽宁锦州 。空军4飞院-河北石家庄 。空军5飞院-甘肃武威 。空军6飞院-河北涿州 。空军13飞院-安徽蚌埠 。空军大连士官学校-辽宁大连。
8、二炮(招生):二炮工程学院-陕西西安。二炮指挥学院-湖北武汉 。二炮青州士官学校-山东青州 。
9、各大军区(招生):大连陆军学院。石家庄陆军学院 。西安陆军学院 。济南陆军学院。南昌陆军学院。桂林陆军学院。昆明陆军学院。乌鲁木齐陆院。
以上就是中国农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瓜准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