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8 21:50:51 | 瓜准网
不一样。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
扩展资料:
录取过程:
瓜准网
1、预录取
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2、录取待审
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经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
本状态一般持时间将较长,通常为3~12天。这是因为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一个批次少则一两万人,多则十几万人,而省招办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快速完成如此多档案的审核、签字、盖章。
一般到达了录取待审就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录取了,除非档案内有特殊情况:高分低录,违规录取,考生档案有限制等,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例如:2009年湖北省仅出现15例录取待审又被退档。
3、录取
表示录取名册已经过省招办办理了审核签字手续,加盖了录取专用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投档分数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投档线不等于录取最低分数线,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很多父母和学员把二者混为一谈,觉得过去投档线就是被录取了。事实上,这也是错误的,投档线只代表学员有着被录取的资质证书,针对能否被录取,还不一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 ~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各批次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平行志愿各高校的投档线产生原因:高考各批次的最低投档分数线,都是在投档之后才会有。具体来说,在每一批次投档时,省教育考试院是根据院校公布招生计划数和确定的投档比例,再根据考生成绩排序及志原填报情况进行检索投档,排在最后一名的考生成绩即为该院校最低投档分数线。
平行志愿就是按全省的名次依次来录取。因此如果第一志愿没达到那个学校的投档线,它会再看第二志愿有没有达到,依次类推。而在这之前,后面的同学是不能去投档的。实行平行志愿后的投档线和之前的投档线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一般学校的投档线(提档的最低分)比以前都会有一定的提高,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值变小,即大家的分数更紧凑了。
是的。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投档线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之后,自然形成的一条最低分数线。只要院校投档或录取过程没有完成,投档线是不会率先出现的。
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是院校自己决定的,另外资格线、省控线、投档线这三个相关的分数线均由省招办划定。 是否被录取光看录取线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同一个学校内不同的专业录取分数都不一样的。
比如AB两个学生分数一样,也报同一所大学,A报的专业比较热门,B报的专业比较冷门,B被录取了,A却不一定会被录取。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校录取分数线与投档分数线一致吗?高校投档分数线如何生成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