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政策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4-06-04 20:10:45 | 瓜准网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瓜准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

高中会考是学考指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只是作为高中的依据,而学考在此基础上又作为升学依据。通过学考评定等级,以此决定是否可以报考一本还是二本等等。说白了,会考和学考本质相同,都是高中学业的评价机制,只是功能不同。会考的意义是通过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

扩展资料:

会考考试时间每一个省都有差异的,有的省只考一次。有的省一年考两次,每次考不同的科目。这些具体的领导会和同学说的。 不过每一年的会考总的来说在7月初和12月底,这些是看你所在省份的要求。总的来说补考的考试时间是在第二年的7月初左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10个学科。 高中会考科目分为:文化科目和实践科目。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

会考是什么意思啊高中

高中会考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会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普通高中应届生只有通过合格考,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考。 瓜准网

知识拓展:

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完成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的学习。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服务高校选拔学生,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

各省(区、市)根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考试内容。要对相关科目的实验操作、外语听力和口语的考试提出要求。命题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对能力的考查。

选择性考试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共计3门科目。

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高中会考?

学生毕业时,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会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称为会考。

80年代后期,由于单一高考对承担“双重任务”的高中教育导向的偏颇,高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被视为“失败者”。为了抑制这种不良现象,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分开。1990年6月6日,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从此,一种新的考试制度诞生了。高中会考成绩开始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招工、招干、参军的文化成绩依据。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有为明显区分,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上就是瓜准网为大家带来的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中会考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