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业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发布时间:2024-05-22 06:31:44 | 瓜准网

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水稻收割储存方法

1、稻谷安全贮藏的重要条件是使其含水量由收获时的24%-26%,经过干燥处理降到12%-14%,因此,稻谷入库前应先进行自然干燥,稻谷安全水分的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而定。一般籼稻在13%以下,粳稻在14%以下。保管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粮堆温度,使其不超过15℃,否则易发烧捂粮,如发现温度过高,应及时倒堆散热或烘干。
2、水稻中含有稗子,杂草,糠灰等杂质,这些物质有机质含水量高,吸湿性强,载菌多,呼吸强度大,极不稳定;而糠灰等杂质又使粮堆孔隙度减少,湿热积集堆内不易散去,导致大米发热霉变!可从异味,出汗,发软,色泽鲜明,起毛,起眼,起筋等现象观察到发热霉变的发生。因此,稻谷入库前应充分晾晒或烘干,并严格过筛或风选,以清除杂质,将杂质含量降到0.5%以下,以提高储藏的稳定性。
3、谷壳和内部糙米的成分与结构不同,两者的膨胀系数有差异,新稻谷壳薄,受热快,若曝晒极易因受热不均而发生曝腰现象,导致加工后的大米裂纹粒多!碎米多,影响商品价格和食用品质。应以通风晾晒为主,施行晒堆结合法,即每次选在上午或下午晒谷,然后将其立堆存放,再进行晒谷,使其水分至14%以下。
4、稻谷干燥分为天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天然干燥是将稻谷摊于晒场上,在阳光下翻晒2-4天,使其含水量降到14%以下,然后入仓贮藏。但有些地区收获时如遇雨季,就必须采用人工干燥。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适度收割,有益于提升稻米品质和减少生产量损害。收割太早, 注浆不全面,生产量减少20%之上,而且小米粒不圆润,垩细度高,米质差;收割过迟,水稻过熟,易造成落粒损害,且脱粒机时稻谷容易断 裂,碎米多,质量降低。水稻一般在谷粒90%-95%做到黄熟时收割,即95%的稻谷 表明该水稻品种具有颜色,仅穗底部有少数尚未完全失绿的淡 翠绿色谷粒。水稻收割阶段还应当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定。

水稻盛开3-5天开始注浆。注浆后籽粒内部结构呈乳白色乳浆状,伴随着木薯淀粉的不断积累,干物质净重不断增长,乳熟前期,生物量快速提升,中后期,体力劳动快速提升,后期生物量较大,小米粒慢慢发硬泛白,后背已为翠绿色,不断7-10天。籽粒内容物浓黏,无乳状物,手夹穗中间籽粒有硬实感,生物量降低,体力劳动做到较大。小米粒后背翠绿色渐渐消失,稻壳略微发黄,不断7-9天。

一般农户在收割前都会随机的从谷穗上扯几颗稻谷出来用牙咬稻谷。一是咬稻谷的时候也可以感觉的到稻谷的强度,二是能够咬掉稻谷后看里边大米情况怎么样。稻谷比较硬,咬起来并不是粉末状或是还带浆的就能判断基本上做到收割规范。加上稻谷壳基本上发黄,此刻便是收割稻谷的时候了。在收割稻谷的时候还应当高度关注天气变化状况。

观查稻株颜色,田里绝大部分的稻株颜色由绿变黄时,它是第一个分辨点。观查谷穗颜色,都是由绿变黄,从中间逐渐开始,慢慢地全部谷穗都是会发黄。观查水稻籽粒,一是看其颜色,籽粒发黄,二是摸其强度,坚硬的是完善的,三是看其整齐度。水稻收割不必太早或过迟,太早得话,稻粒还没圆润,而且水分含量太大,青米率多,造成质量不太好,生产量低还卖不了价格。

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

农学的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农学专业 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毕业生一般可以都到农业、园林及植物所等科研、生产及管理机构工作。以下是农学专业常见的几个就业方向,供参考。

一、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等工作很普遍,大学生“村官”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基层。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农业科研单位。除了公务员以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各省市、乡镇的农业、园林及植物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三、农业类院校。除此之外少部分毕业生会进入各类农业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但这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一般都比较高。

四、还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会去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类企业和公司工作。如在种子、农药、化肥公司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相关工作。 瓜准网

农学专业发展前景

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 人才市场 供求的热点。

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

以往作为冷门的农学也开始回暖。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全中国总人口13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和不断减少的耕地,唯有农业科学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的农学人才,将会是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水稻什么时候收割?收割水稻用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