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8 16:42:55 | 瓜准网
模拟投档与正式投档的区别是,模拟投档线是在模拟过程中形成的,模拟投档线每模拟一次都不一样,是录取工作中不确定的分数线。而正式投档线是唯一确定的院校实际调档最低分,即正式投档线,进行模拟投档的目的就是为了确定合适的正式投档线,一般最后一次模拟投档就是正式投档。
为什么要进行模拟投档
因为高考人数众多,考生填报的志愿也很多,为了确保准确性,以及考虑到某些院校报考人数过多或过少情况,则需要和各院校沟通招生计划。
第一次模拟投档,考试院可以看出哪些学校报的人多,哪些学校报的人少,特别是报的人多的高校,考试院甚至还会和高校进行沟通,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是否追加录取名额等。待院校调整招生计划后,会再次进行二次三次模拟投档,直至这个投档结果看起来没有很大问题,以及基本达到各院校招生计划投档要求后,就进行正式投档。
模拟投档和正式投档发生在各省考试院和招生院校之间,正式档案投出前,院校看不到考生信息。经过多轮模拟投档和信息交互,各个院校的投档条件得到确定,最终招生计划数不再变化后就进入了正式投档阶段。
高考模拟投档是不能查询的,只有在全部的录取工作全都完成之后才能够查看和查询。不过,有部分学校会在所有录取工作完成之后提前将榜单放出,以便于学生在学校官网上查询。
考生在提交志愿表到高校正式录取的几天之内,相关部门会针对高校指标招生进行计划投档。这样可以使得高校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生源以及学生质量。这样可以更好的使得高校根据模拟投档的情况来预留录取名额以及是否需要提高录取人数。
这种投档与正式投档是不同的,在模拟投档之后,高校所能查看到的信息仅仅只有考生的姓名,考号,学籍以及民族分数和志愿等信息。这是一种更公平合理的招生投档方式。 瓜准网
扩展资料:
模拟投档这个实施的措施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提前了解生源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确定报考本校的学生人数,确保能够在规定的录取规则中做好调档工作,避免出现不公平录取的情况发生。
高考模拟投档有三次,第一次是针对比例原则来进行投档,比如一批本科和俄日本科的比例都是提前设定的。第二次投档是根据第一次投档之后的生源信息数据来进行适当的调整比例以及增加招生计划。第三次投档是形成所应有的招生比例。
模拟投档线又被称为院校调档分数线,其第一个特点是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自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模拟投档分数线的定义:
在正式投档前,各省招办根据考生的成绩、所填报的志愿及高校的提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形成模拟投档线。比实际录取线高还是低,要看具体情况。模拟投档后及时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
按照教育部规定,院校模拟投档线是按高校在相关省已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和提交的最终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形成的分数线。院校模拟投档线不是院校正式投档线,与实际投档线不一致,如果二者一致属于巧合。
二、模拟投档分数线的作用:
一是为了保证招生院校通过信息交互充分了解生源情况,以完成在省内公布的招生计划;同时,省录取办及时主动与高校沟通,争取相关高校增加计划名额,为更多的考生赢得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机会。
二是使高校能够清楚地了解报考学校的生源数,以及考生分数的分布情况、专业分布情况和考生服从专业调剂的信息,从而合理确定投档需求,降低进档考生被退档的风险,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投档考生能够录取。
模拟投档分数线的查询方式及特点:
一、查询方式:
登录省高招办网站(考试院网站),上面就有各校模拟分数和位次。
二、特点:
按照招生院校确定的调档比例和调档要求进行模拟投档时,形成的各院校模拟投档最低分,院校可以根据模拟投档的生源情况进行调档比例的调整,每模拟一次就形成一个模拟投档最低分,即一条模拟投档线。
由于模拟投档线是在模拟过程中形成的,模拟投档线和正式的院校投档线之间存在变数与差距。在投档时,考生应以院校正式的投档分数线为准,只可将模拟投档线作为参考。通常,模拟投档线与院校的正式投档线差距不大。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