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7 05:42:30 | 瓜准网
中国自古便有将人文内涵寄托于建筑物的习惯,从恢弘的故宫,到秀丽的苏州园林,建筑艺术虽然看似冰冷,然而在其表现形式下,却展现出人性化的思维,都体现着人们或高雅、或淳朴的文化内涵,且无一例外。
这种共识放在高校中也是通用的。反正有历史积淀,有文化内涵的名校,其校园里必定坐落着各种富有人文精神的建筑,处处体现着高校的底蕴。像浙江农林大学中,就有不少值得点评的建筑。一起去看看吧!
每个大学里应当都少不了古香古色的仿古建筑,或亭台、或楼阁,而浙江农林大学中,便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凉亭,名曰“集贤亭”。此亭总占地面积达146.5平方米,一层檐口高3.7米,重檐檐口高5.7米,宝顶高8.6米,是浙江农林大学建校60周年,由校友捐赠的一座文化标志项目。 瓜准网
集贤亭坐落于浙农林大的东湖校区槭树园山顶,东眺学院楼,南望东湖,西邻图书馆,北接教学楼,与东湖周边的鹿鸣岛天籁亭、五舟广场、南侧亲水平台、西侧廊桥相互呼应,构建起一幅和谐舒适的校园景观线。
不仅如此,作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集贤亭楹联:“承甲子荣光臻伟业,育万千桃李竞芳华”,一方面对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作出回望,同时也表达出该校招贤纳士,育国英才的理念。这样的设计,正是该校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环境,吸引聚集更多高层次人才的信心。
作为一所拥有一甲子之多办学历史的高校,浙农林大一直被誉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这种美誉,也自然离不开学校长久以来的兢兢业业,栉风沐雨。关于这一点,在该校的古道文化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古道文化园原为徽杭古道遗址,这条古道始建于唐,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是古时徽商和浙商互通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同时,也是一条集自然风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不仅是文化符号,也是精神传承。
为了弘扬古道文化,浙农林大便在原遗址上复原一段古道,其风格与徽杭古道旧貌相似,周围林荫蔽天,石子路弯弯曲曲,将整块草地分割为不同的个体,却又相互呼应。最重要的是,这里还重点彰显着学校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同时是该校不可缺少的人文建筑。
浙江农林大学挺不错的。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
设有20个学院(部),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
师资队伍:
拥有教职工203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以上内容参考: 浙江农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一般。
农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就业前景肯定是没有计算机那种热门专业好的,不过冷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的好处。
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可以保研,目前最好的农学专业保研大学是浙江大学。好好学习不难做到,在其他热门专业也是这样的。
农林大学,对农学类专业是有政策扶持的,毕业季就会有相关的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进入学校进行宣传,绩点优秀的同学就可以捷足先登了。
农学类还有一个出路就是考研。考研属于冷门,350分就有一个很好的大学上。
还可以考公务员,考进林业部等部门,也比较轻松。
其实就业无非就是看自己的能力以及对专业的掌握程度,热门专业也只能说明是就业几率大而不是百分之百能就业。同样的,你能在专业里做到拔尖,积累了名气,根本不愁找工作,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前提自己是金子,所以打磨自己,努力学习知识才是最重要的。
浙江农林大学
以上就是瓜准网整理的浙江农林大学环境怎么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