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3 09:12:59 | 瓜准网
不是的,投档线肯定不能等同于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投档线是最低投档线,录取分数线是最低录取分数线,它们都是‘最低分数线’,但它们是不是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类比例子:某个未婚的女士要求配偶必须有房有车有存款,而她的一个相亲对象有房也有车,但是欠了一屁股债,虽然这位相亲对象有房也有车,但存款却没有,所以就不符合这位未婚女士的要求。
同样的道理,某个考生达到了一所高校的最低投档线,但不一定能达到这所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投档线的人数和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人数比例一般是在1.2:1左右。
换言之,假如有12个考生能达到某所高校的最低投档线,但真正被该校录取的考生有多少呢?只有10个人,另外两个人会被淘汰掉。
这2个被淘汰掉的考生,一般是填报这所高校之后,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只对这所大学的一个心仪的专业“情有独钟”,所以在其高考分数没有达到这所高校的专业分数线的情况下,会被直接退档。
当然,这是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填报这所学校的考生特别多,考生与考生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的时候,最低录取分数线会高于最低投档线。
那么,是不是投档线一定就低于最低录取分数线呢?答案是否定的。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投档线不会比最低录取分数线要低。
当一所高校的招生人数无法招满,比如这个专业原本要招50人,但是真正报考的考生只有5个人,这就好比一个未婚女士要求男方家庭有房有车有存款,但这位女士的颜值很低,没有几个男子对其有好感,那怎么办呢?
当然是降低要求,只要是个未婚、没有残疾、没有脑膜炎之类病症的男士就可以,至于车子、房子和存款之类的可以放宽要求。
而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投档线很高,报考的考生很少,那么“断档”的情况就会应运而生。那么高校怎样解决这种尴尬的事情呢? 瓜准网
方法多种多样,有的高校组织那些高分的考生重新填报他们的高考志愿,有的高校会对相应的专业进行降分录取。
在降分录取的情况下,在志愿征集之时,志愿征集的录取分数线就有可能低于最初的投档线。当然,这种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从大概率上看,投档线一般是低于或者等于最低录取分数线。对于投档线和最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零志愿”只能让考生填报一个志愿,考分未能达到志愿学校的投档线,将直接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程序。所报志愿学校最低投档线就是该学校录取分数线。
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划定方法:
基于全市考生录取总分成绩分布,根据各招生类别的计划数及线上人数的比例,划定各招生类别在投档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各招生类别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是不同的,录取总分未达到相应类别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的,就不能参加该招生类别的投档。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只是学校录取的“底线”,从历年的实际录取结果来看,大多数学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要比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高。
扩展资料:
民办高中一般参照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及本校的招生计划数,自主确定学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民办高中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确定后,需报学校所在区招考机构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由区招考机构进行投档录取。
影响各批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当年考生人数、招生计划数和中考成绩(包括平均分和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等,今年这三个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考生人数是近几年增加幅度较大的一年,招生计划数也有一定比例增加,中考平均分也有所提升,这三个因素同时叠加,促成今年高中各批次最低投档控分线有所提高。
参考资料: 人民网-上海中招最低投档分数线:零志愿572分 公办普通高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考零志愿
以上就是瓜准网为大家带来的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低于投档线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