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6 21:48:00 | 瓜准网
高校在录取时,将对其投档的考生按成绩排列,之后根据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从高到低抽调出一定数量学生的档案,其中抽调分数最低的考生的分数就是投档最低分。
最低投档分是指你的档案如果要投到该所学校、那么的分数必须大于或等于最低投档线、 比如XX高校的投档最低分(也就是调档线)是558,那么你的分数必须高于558才可能被该学校调档、调档后还会根据各地不同的比例、比如我们这里是120%,也就是比如该校今年共收100人,那么他会调120个人的档案、然后再录取、 期中20个可能就被刷掉。 瓜准网
投档线并不等于录取最低分数线。高考录取工作主要分两步:
第一步:投档环节(产生投档线),此环节由各省市(区)考试院主导操作,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模拟)一轮投档”的原则把考生的志愿投递给高校。比如东北大学在山东省计划名额20人(理科),山东省考试院则按照投档原则向东北大学投递20分考生电子档案,分数最低考生的分数(假如580分)就是东北大学在山东省投档分数线。
第二步:专业录取(产生录取分数线),此环节由院校主导,基本原则是“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分数级差”,东北大学把投递过来的山东20名考生电子档案(理科),按照高考分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检索,若第19、20名考生(582分、580分)由于单科成绩、身体等原因导致退档,则东北大学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即第18名考生总成绩(583分);假如1:1提档,均被东北大学录取,则录取分数线为(580分)。
由此可见,录取分数线≥投档线,投档未必录取。
关于最低投档线与实际录取线区别如下:
1、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专业最低分数线。
2、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
3、从定义上,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最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是“最低分数线”。
4、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比如,一本A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X1.2)需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
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这其中被录取的30人中,排名第30位的考生的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
投档分数线是不是录取最低分数线
不是的。投档分数线不是录取最低分数线。大多数高校会超出计划数调档,如果这个高校一志愿录取就完成了招生任务,那么这种情况下录取最低分线就会大于等于投档线。
高校是按招生比例的120%设置分数线。就比如说他今年招100个人,有200个人报。那么就从成绩按高到低的第120名的成绩就是投档线,也就是说这120个人算是上了投档线,他们的档案会进学校。
但是还是只招100个人,也就是说排在最后的那20个人会被刷下来。当然,如果前面的人有身体条件不符合或者是高考移民或者是某科成绩不符合,被刷下来的人就递补。所以,压线进档的人很可能会被退档。高几分比较保险。
投档最低分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如下:
"投档最低分"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各批次院校对考生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在中国高考录取中,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和录取批次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即投档最低分。考生的高考总分若达到或超过该学校投档最低分数线,则有机会被该学校录取。
高考分数线的划定是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分数情况综合确定的。根据考生报考志愿、考试成绩以及学校的招生计划,高考分数线会有不同的投档分数。一般来说,高校招生计划包括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高职(专科)批次等。
举例来说,假设某一本科大学A的计划招收100名学生,该学校设定投档最低分为600分。如果某考生的高考总分为610分,他的分数超过了学校A的投档最低分,那么他就有资格被学校A录取。
高考投档最低分是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影响着考生是否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一般情况下,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心仪学校的投档最低分数线来进行选择,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专业的兴趣和自身实力,做出合理的志愿填报计划。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投档最低分是什么意思 是最低分数线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