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30 06:36:00 | 瓜准网
2023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152名,黑龙江第7名。
哈尔滨理工大学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51.0%。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361人,留学生近200人。
学校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防特色专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双实双业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
工程师的摇篮,建校60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制造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很多毕业生都已成为大中型企业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和领导骨干,学校被社会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被企业(行业)誉为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分别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校有19个省级重点专业,除包括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外。
还包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英语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哈尔滨理工大学2023年在黑龙江排名第7名。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学者15人。
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上大学的意义:
1、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5、提高个人素养。
6、提升学历。
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155位 ,在软科全国排名中排在第201位。
哈尔滨理工大学介绍:
学校始建于1920年,创办名称是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后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时期,192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校园面积565.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5.08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本科专业107个;专任教师4110人,在校学生55901人。
截至2022年5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16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37人,占32.1%,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83人,占教师总数的40.4%。有两院院士41人(含双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7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4个。 瓜准网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