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1如下:
少数民族高考生,用汉字答高考试卷,其实是满足高考加5分的条件的,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都是有这个机会的,而且大部分的考生也很受益。
海外归侨子女,以及台湾省的人在中国大陆参加高考,都是可以享受加5分的高考加分政策。
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等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选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也就是说少数民族高考最高是可以加20分的,但部分省份的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省份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会有所出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
第二十二条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扫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第三十一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举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中国境内定居、并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其任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学校的教学及其他
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瓜准网
2022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2022具体如下: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投档的时候,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最多不超过20分;
2、除了少数民族会进行加分外,以下3类人员也可享受高考加分政策: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3、另外,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分值不得超过10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
考生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在考试现场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并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组织考试的教育考试机构可以取消其相关考试资格或者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构成违反
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二)携带或者使用考试作弊器材、资料的;
(三)抄袭他人答案的;
(四)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五)其他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作弊行为。

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所谓「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实际上是「降分投档」,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考生多少都有「降分投档」的优惠,理论上被投档的高校可以不接受。
以下还是按一般习惯说「加分」。
有篇2007年的文章说:
各省招办的民族加分政策不同,有的加5分,有的加10分,有的加50~70分,有的甚至不加分;有的只给聚居地的民族考生加,非聚居地考生不加;有的报省内高校加,报省外高校不加;有的则是降分投档……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种方式。
如果这个描述属实,那么从制度设计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比大家印象里的要公平得多,也确实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某种程度上比「整个高考制度」还要更公平一点点。
下面只说新疆,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分新疆考生和内高考生两种,内高单列计划单独录取,这个最后讨论。
高考录取过程是这样:
高校出计划——>考生报志愿——>省教育厅投档——>高校录取
高校计划招生阶段:
各地高校对新疆的招生计划分为三类,分别对应
汉语言考生、民考汉考生和民语言考生。
比如,
北京大学本部某年招生计划:
汉语言26人、民考汉4人、民语言0人;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某年招生计划:汉语言176人、民考汉2人、民语言156人。
考生报志愿阶段:
汉族汉语言考生只能报考汉语言计划,无加分;
少数民族汉语言考生(民考汉)可以报考汉语言+民考汉两类计划,有加分;
少数民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有加分;(大家都有,意义不大)
汉族民语言考生报考民语言计划,加50分。(记不清,不确定是不是只能报民语言,但加分是肯定的,南疆有汉族民语言考生,我没见过。)
民考汉可以报两类招生计划,有两次录取机会,报志愿时,汉族考生填一轮「提前批、一批次、二批次、三批次」的表,民考汉考生填两轮。
比如某年的文科民考汉考生努尔麦麦提·卡卡西,汉语言计划第一志愿填了北大,第二志愿及以下空缺,民考汉计划第一志愿填了人大,第二志愿随便填了个,以下空缺。
投档和录取阶段:
努尔麦麦提·卡卡西的高考分数是595分,当年北大文科投档线是630,省招办为努尔麦麦提·卡卡西加50分后(实际上是投档线降35分),向北大投档。
北大攒人品不退档,但努尔麦麦提裸分只有595,所以不可能进入经院这样的高分院系,最终被该校较为冷门的新传学院录取。
万一努尔麦麦提被北大退档,因其在汉语言计划没有其他志愿,招办会向人大投档,人大在录取中,也是以其裸分595来分配,hmmm,可能就进不了该校比较热门的
新闻学院呢。
至于加分幅度,总结起来大致是这样:
以母语参加高考,不加分(回族加10分);
以非母语参加高考,加50分;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的小孩(简称二转子^_^),加10分;
非母语的情况,包括维吾尔考汉、哈萨克考汉等一系列「民考汉」,还包括汉考维吾尔、汉考哈萨克、汉考柯尔克孜和汉考蒙古等一系列「汉考民」。
以上就是高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