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民族大学是哪里的大学?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民族大学是哪里的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
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
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面向全国招生,在山西、内蒙古、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河北、安徽、江西、重庆、四川和青海等省(区)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现有教师1392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75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国家级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28人、楚天学者23人、二级教授22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51.94%。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发展良好的师资队伍正逐步形成。
学校现有10大学科门类的84个本科专业;拥有民族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包括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校现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二级重点学科4个;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40门国家级、省级各类精品课程,13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
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民族学、
化学、
药学3个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08年学校成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316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69项,国家社科基金129项;承担横向课题379项,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244项。出版学术专著309部,获授权专利122项。发表各类论文5613篇,其中CSSCI论文1143篇(其中权威期刊论文90篇),SCI论文1041篇,EI论文1,112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4项;2项研究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26项调研报告被政府采纳。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笃信、好学、自然、宽和”的校训激励各族学生奋发图强、全面发展。60余年来,学校已累计培养了13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广西民族大学在广西北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西路158号。
资料扩展:
广西民族大学简称“民大”,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百校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瓜准网
学校创办于1952年,原为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3年更名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8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
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相思湖校区、思源湖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600亩,校园建筑面积887298平方米。
设有24个教学学院,开办84个本科专业,拥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有教职工总数2395人,其中专任教师153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9857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0%以上。

湖北民族大学在恩施市。
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
1938年,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建立,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
1998年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校标和徽章。
学校校标以学校首写拼音字母“H”、“M”为主要设计切入点。由代表民族性的西兰卡普单八勾、代表地域性的火凤凰形象与代表行业性的书的形象组成。字母“M”变形为打开的书和火凤凰的外形,其负空间则形成了字母“H”。标志以圆形为外部构型,颜色为蓝色。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徽章为白底红字,学生徽章为红底白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北民族大学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