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5 05:10:41 | 瓜准网
今天学姐为大家带来的是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赶快随我一起看下去吧~
1952年6月,江西省团校创办。1960、1961、1965年,率先在全国省级团校中开办了三届大学本科理论班。1979年12月,江西省团校恢复办学。1984年秋,江西省团校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办学。
1988年,与江西行政管理干部学院合作,1993年,与江西教育学院合作,联办“团干马列专修科”。1991年秋,江西省团校又开办普通中专班。2001、2002、2003年,与江西师范大学联合开办了普通大专班。
2004年5月,在原省团校基础上组建成立“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隶属共青团江西省委。2016年,与南昌航空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联合开办本科专业。
走过了七十多年历史,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正在越来越好,相信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会为此骄傲!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不是 211大学 ,也不是 985大学 ,该校是中宣部批准直管的国家级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
1948年9月中央团校创建于河北省 平山县 。1985年9月在中央团校基础上组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起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建。
合作交流
2019年度,学校共承接涉外培训团组20批次,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培训总量达2268人天;已邀请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以及香港和
台湾地区
的多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课程涵盖
马克思主义
、苏联共青团、社会治理、青年工作等多个方面;2019年度已累计派出6批次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长、短期交流项目,在校生年覆盖率达40%。
瓜准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院创建于1954年
1954年2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青年团西南工委同意成立重庆市团校。
1954年3月1日,市团校第一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
1956 年4月10日,团市委向中共重庆市委及有关部门申请1957年上半年修建学员宿舍、教室、浴室、饭堂,购置 一批军体课设备及所需经费。
1958 年1月23日,关于市团校与市党校合并的问题,市委批示:“行政人员可以合并,教学人员不可以合并。
1962年8月1日,经市委研究,将市团校从市委党校分出,由歇台子迁至大坪原市委文化干校办公。
1963年12月,市委决定,市团校由大坪长江路270号迁至市中区枣子岚垭94号。
1971年11月23日,市革委政工组决定市团校撤销。
1979年下半年,市委作出关于恢复市团校,搬迁市党校的决定。
1980年10月10日,团市委发出《关于成立团校筹建临时领导小组的通知》。
1981年2月24日,市团校第6期团干部培训班开学,市委书记徐庆如等参加了培训班开学典礼暨市团校恢复大会。
1982年1月9日,市团校学员宿舍改建工程破土动工,工程建筑面积为2186平方米,于当年竣工验收。
1983年7月12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转发重庆市团校招聘教学人员简章的通知》,团校先后在重庆日报、四川日报登报公开招聘,至1984年底,全校专职教师由7名增至31人,教职工总数达到80人。
1983年9月5日,市团校举行重庆市首届“共青团在职干部中文专修科”开学典礼。共青团中央发来专电祝贺。市委常委秦玉琴、副市长韦思琪到会祝贺并讲话。
1984年 3月8日,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同志到市团校视察,团省委书记杨崇汇、团市委书记王友伟陪同,王兆国等接见了团校全体教职工和大专班、轮训班的全体学员。
1984 年3月,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同意拨款为市团校修建一幢教学图书大楼。该工程面积1958平方米,于1985年3月竣工。
1984年9月5日,市团校举行重庆市“共青团干部中文专修科”1984级开学典礼。市委常委秦玉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思琪等同志出席并讲话。
1984年11月1 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通知,经市委同意,重庆市团校为县级单位。
1984年11月7日,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廖伯康到市团校向团干部作关于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报告。
1985年2月18日,中共重庆市市级机关委员会发出《关于同意建立中共重庆市团校机关委员会的通知》。
1985年5月13日,市团校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举办“重庆市团校政工专业中专班”。
1985年11月14日 市团校创办《重庆团校校刊》,后名《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学报1993年被评为全国青年干部院校系统优秀刊物。
1986年3月14日,中共四川省委同意共青团重庆市团校1986年秋季举办两年制的团干部政治专业大专班,纳入四川省党校系统的招生范围。
1986年9月8日,黄厚模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1987 年1月12日,国家教育委员会[(87)教计字007号]发出《关于同意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试办的通知》。
1987年2月25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成立大会举行。市委书记廖伯康、副市长冯克熙,团中央、团省、市委领导及有关负责同志到会讲话。
1987年2月28日,市计委下达市团校干部中专班“政治思想工作”专业招生计划和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少年思想教育专业”,“青年思想教育专业”招生计划。
1987 年11月9日,团市委发出《关于建立中共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临时委员会、临时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
1987年12月23日,学院申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符合讲师资格有15位同志,5位同志获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988年6月17日,应团中央邀请并安排,朝鲜金星劳动大学校长金植学等一行9人来重庆市团校参观了学校校园,并与师生进行了座谈。
1989年6月21日,四川省团校和重庆市团校联合承办的“全国第四届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暨青年研究学会第一次代表会议”在重庆(省团校)召开。
1990年7月31日 ,市教委作出《关于职工高等学校办学评估工作的报告》,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办学水平合格。
1990年10月,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办公室和学院联合举办“1990年重庆市军队转业干部行政管理专业培训班”。
1990年11月,经市教委批准,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被吸收当选为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常务理事学校。
1991年7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批复,同意建立中共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1年8月30日,市园林局通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市级“园林式”单位命名验收合格。 1992年1月3日 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员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学院党委、学院纪委。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马儒沛同志等参加大会。
1992年5月20日,市教委代表国家教委对学院的治理整顿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认为我院“是一所合格的成人高等学校”。
1992年11月17日,市教委批复,同意学院增设“市场经济管理”和“经济法律(涉外)”两个专业,从1993年秋季开始招生。
1993年3月5日,市教委、市人事局联合发出通知,经研究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从1993年起委托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试办地方学历大专班。
1993年12月15日,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鹏,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彭渝,由团市委书记马儒沛及团市委其他领导陪同来学院视察工作,祝贺建校四十周年。
1993 年12月19日,学院举行“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市团校)建校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刘鹏致贺信,共青团中央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发来贺电。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彭渝,团市委书记马儒沛亲临庆祝大会讲话。
1994年9月6日, 陈重愚、谢华均同志被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表彰为“重庆市党干校优秀教师”。
1995年3月22日,市教委主任叶贵本在团市委副书记周旬等陪同下来学院检查工作。
1995年6月2日,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和市委办公厅、市教委、团市委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来学院现场办公,研究了学院改革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1995年9月2日,杨学熙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1995年9月8日,王晓鸥同志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巾帼奖”。
1996年11月28日,团中央全国“CRE行动”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在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建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站(“CRE培训站”)。
1996年12月17日 市教委专家组代表国家教委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评估结果为“合格学校”。
1997年7月,学院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教育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学。
1998年3月18日,学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的部署,先后为下岗职工举办了“市场营销培训班”和“计算机文字录入培训班”。
1998年10月28 日,学院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培训楼竣工,该楼共8层,总建筑面积3487平方米。
1998年11月,学院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团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1998年11月,周亚莉同志被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授予“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
1999年1月18日,学院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签定协议书,合作举办“应用社会学专业(社会经济发展与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后又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合作举办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该类班连续举办过四期。
1999年2月3日,市教委发出通知,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现代文秘、旅游管理、市场营销3个专业被列入《教育部批准1999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班的学校和专业名单》。
1999 年5月,我院被增选为中国青年工作院校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1999年9月10日,郑泽黎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团校教师”称号。
2000 年7月26日,由团中央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与中央团校联合举办的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专题研讨班在我院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团中央青农部部长王晓东、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等分别出席了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
2001年3月16日,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学举在团市委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学院,参加了我院网站的开通仪式,并亲手点击联通学院网站与互联网。
2001年8月30日,学院发出《关于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通知》。
2001年9月,学院发出《关于成立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成立渝州大学高职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领导小组的通知》,并于同月先后举行了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和渝州大学高职学院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部开学典礼。
2001年10月30日,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出《关于下达重庆市“十五”社科规划暨2001年度立项项目的通知》,学院有4个项目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
2002 年1月,学院被团市委评为直属单位目标考核一等奖。 2002年春 学院投资60余万元改建的校园中心广场、球场、大校门等落成。
2002年3月 20日,市团委发出《<重庆共青团志>编纂方案》,市团校有关领导和教师参加编纂组工作,至2003年7月,编纂组先后完成了《重庆青年运动大事记》(1919-2001)和《重庆市地方志·群团志·共青团篇》(1919-1985)的编纂,编写了《光辉的历程-重庆共青团简史》。
2002 年3月,中共渝中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3月18日,学院被渝中区委、区人民政府授予“区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2002 年4月10日,“全国团校后勤工作会第七次会议暨全国十五省市青年院(校)后勤工作研讨会”在我院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文等到会并讲话。 2002年5月4日 孟东方同志被评选为第二届“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受到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表彰。
2002 年6月5日,学院党委决定,成立学院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2002年6月13日,尹季田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称号,陶晓明同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团校优秀教师”称号。
2002年6月13 日,学院党委通知,决定成立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2002年7月20日 ,共青团中央2002-2003重点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中国青年”课题协作会在市团校召开。
2002年7月,团中央“全国团校建设暨培训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重庆市团校的培训工作经验材料在会上作了交流。
2002年底,学院已投入150多万元建立了3个多媒体机房,购置了P3、P4以上的电脑260多台,建立了4个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标准语音室(48座),建成了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
2003年1月,重庆市教委专家组来学院检查评估重庆大学网络学院青干院教学部的教学工作、重庆工商大学分别对重庆工商大学高职学院青干院教学部和重庆工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青干院教学点进行教学评估,均获好评。
2003年1月,学院投资200多万元将原大礼堂改建为多媒体式的学术报告厅。
2003年4月 21日,孟东方同志第一作者的专著《新世纪大学生学会论》获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王红阳同志第三作者的《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分析与中国西部开发的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获市政府颁发的“重庆市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3年7月14日, 团市委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重庆市大规模培训团干部启动仪式暨团干部信息化知识首场专题讲座”。
2003年9月9日, 重庆工商大学高职学院青干院教学部2003级开学典礼举行,团市委书记吴康明,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周希贤、校长王崇举、副校长朱淑芳等参加典礼并讲话。
2003年11月2日 ,全国团校系统第六次马列主义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来自20余所团校的42位学者出席会议。
2003年12月, 学院再次获得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园林式单位”称号。
2004年1月12日, 学院获得团市委颁发的“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奖。
2004 年3月12日, 学院在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第五届一次会议上继任副理事长单位。
2004年3月, 经中共重庆市委常委会审定,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重庆市团校)机构规格由处级升格为副局级。
2004年4月12 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晓兰在重庆团市委书记吴康明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院工作,并祝贺团校建校五十周年。
2004年4月14日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赵勇在重庆团市委书记吴康明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我院工作,并祝贺团校建校五十周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分数线323分。根据查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官网信息显示,社会工作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为353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为323分,外国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和青年学等专业复试分数线为326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多少分题主是否想询问“202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线是
高考政治历史是开卷吗否,不是开卷的。现在只有文科生在高考时要考政治,而且政治和地理、历史合在一起成为文综,是在考试第二天的早上9:00-11:30,是闭卷的。高考无论哪一门都是闭卷考试,而且高中时的政治会考也是闭卷的,高中的考试一般都是闭卷,没有开卷。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将不分文理科吗?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将不分文理科。甘肃2024年高考政策主要内容:1、
山东专升本考试分数线山东专升本考试分数线如下:1、280分以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沂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医学院。2、230-280分左右: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德州学院、滨州学院、荷泽学院、枣庄学院、潍坊学院、山东管理学院、齐鲁师范学院、济宁学院、泰山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3、180-23
华科历年分数线华科历年分数线如下:2022年分数线:华中科技大学(中外合作)2022年在四川省本一理科的投档分数线为600分;(中外合作)近三年在四川省本一理科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307至18995名之间。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类专业)2022年在四川省本一理科的投档分数线为619分;(医学类专业)近三年在四川省本一理科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437至19557名之间。
关于四川外国语学院录取分数线我是川外08级的09年四川文科二本线480录取线534理科二本线436录取线46508年四川文科二本线548录取线587理科二本线534录取线534给你两年参考一下,文科分数接近一本线,理科要低些,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分数相对低的系有中文系,新闻传播学院,还有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语言类的话,小语种高都比较高,很多都要比投档线几十分的,英语专业,一般来说,国际商学
西安政法大学是211吗还是985啊您要问的是不是西北政法大学是211还是985吗?都不是。根据百度百科查询得知,西北政法大学,简称西法大,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陕西省省属重点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是政法人才培养国家队的“五院四系”之一。985和211的意思:211工程:又称“211工程”大学、“211”高校,“21代表21世纪,后面的1代表100”,即
高中政治历史开卷吗高中政治历史不开卷,高中无论哪一门都是闭卷考试,而且高中时的政治会考也是闭卷的,高中的考试一般都是闭卷,没有开卷。只有文科生在高考时要考政治,而且政治和地理、历史合在一起成为文综。“文综”是“文科综合”的简称。指的是在高考中,政治、历史、地理三大科。即“3+X+综合”考试中的“综合”,“3”是指语数英,“X”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科
陕西省211大学名单陕西省211大学名单:陕西211大学名单陕西尽管地处西部地区,可却拥有众多的985、211高校。很多想要去陕西上大学的小伙伴,一定很想了解陕西有哪些985、211高校。下面我整理了陕西985和211大学名单,供大家参考!1、陕西有哪些985和211大学985大学名单:西安交通大学(985和211)。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2024-01-26 00:52:54
2023-10-16 19:24:47
2023-11-02 16:59:12
2024-01-24 16:47:43
2023-10-18 15:51:14
2023-11-01 12: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