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 09:05:57 | 瓜准网
哪一科提分最快:语文、英语、生物。
1、语文
语文可以说是高考中冲刺提分最明显的科目了,因为语文每年高考的题型几无差别,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主要把握:多识生僻字,既要记拼音,也要记住生僻字的含义。
古诗词解读,这个在临考前要多做题,找灵感;文言文,主要是要多练习相关通假字的识别;最后就是语文的重头戏:作文,考生在最后阶段要注意收集当面的热点话题,已备考试之需。
2、英语
英语这一科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点难度,其实英语是国际公认最简单的语言,如果没学好可能就是没入门,入门之后会瞬间顿悟,一下子领会了英语学习的法门,就可以轻松学会了。英语也是一门文科,所以也是需要记忆的内容居多,可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就要辛苦自己了。 瓜准网
3、生物
生物堪称是理科中的文科,顾名思义生物相对于物理化学而言,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有些知识点只要记住就没问题了,因此,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花在生物上的复习时间应该要多一点,毕竟,只需要通过记忆就能拿到的分,必须全盘拿到。生物绝对是高考冲刺阶段最容易提分的科目之一。
高三高效的学习方法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使你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课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个人认为地理比政治要简单。理由如下:地理记忆性的内容要比政治少一点。
如果你喜欢偏理科一点的东西,建议你选地理,因为地理相对其他文科性质的科目来说,是记得最少的,而且一旦开窍也是最容易提分的;
如果你喜欢记忆,而且擅长去分点论述问题,那可以选择学习政治;政治这个科目,即使你前期没学,也没关系,一个寒假就可以补过来的。
关键还是看你自己了。
地理更好拿分(高分)。
地理和政治大致有以下三种对比:
1、地理和政治低分都容易,但高分政治更难
地理和政治都属于学起来不算难的科目,但在考试时,想要考高分,政治的难度则远远大于地理。因为选考政治的人,大多水平相近,且都不易得到太高的分数,所以难以拉开差距。
2、选考地理的人数远远超过政治,且学霸都少
通过浙江、上海、山东等多地的选考情况显示,地理的选考人数往往比政治多得多,甚至政治在某些省市都出现了无人选择的尴尬情形。但有一点两门科目都差不多,那就是鲜有学霸级的学生愿意选考这两门科目。
3、地理的赋分比政治更容易
众所周知,赋分是与学科排名直接相关的。地理由于选考基数大,学生群体层次更为鲜明,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容易获取可观排名的;而政治则是选考人数较少,且大部分人的成绩拉不开差距,致使排名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地理的等级赋分比政治更容易,而政治则需要绝对的实力或一些运气(竞争对手的发挥)。
在不同的组合中,每个组合得分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究竟怎么选择最好拿分,还要看考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哪几个科目。
1、 物理+化学+地理
推荐理由:报考专业覆盖度广
适用对象:逻辑思维能力强,学习成绩好
物化地的这个组合是非常偏理工科的,这个组合是在3+1+2选科模式的所有组合中,可报专业比例最高的组合,99.4%的大学专业都可以报考。之所以好拿分,是因为相对同为理工科组合的物、化、生而言,地理是理解结合背诵的学科,它即比不上物理的难度,又不用像文科完全背诵;其次,地理和物理、以及化学都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够很好的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节约学习精力和时间。
2、 物理+地理+生物
推荐理由:组合关联性大、适用群体广
适用对象:逻辑能力强、理解能力好
这个组合在浙江省最受欢迎,报考专业比例高达99%。按照大学专业限制来讲,这种选科组合虽然不是最佳的方式,但是却是非常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一项选择。因为选物理这科能读大多数专业,而地理和生物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科目,并且地理和物理、生物学科联系又紧密。
3、 历史+政治+生物
推荐理由:学科组合简单、学习难度较低
适用对象:学习成绩一般、记忆力好
这个组合对于逻辑思维不是非常强的同学非常友好,历史和政治作为纯文科科目,需要大量背诵,记忆能力好,善于总结模板,是很容易拿分的。生物不是纯背诵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记忆负担。因此,这对于擅长背诵,理解能力一般的同学是比较好拿分的。并且这个组合可报考的专业比例,高于传统的政史地组合,可选专业已经达到了75.3%的比例,除了偏理工类的专业,其余的基本上都能报考。
现在的专业都是和学生选修的科目挂钩的。举个例子,学生如果选了物理,就可以报考90%的专业。不过有些学生物理非常差,所以不得不选择避开。其实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定好自己的专业,最好能明确到某些学校的专业。虽然专业的名字都相同,但是不同学校对学生要求的学科也不同。同样的专业,有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是必须选物理,有的学校要求就是选物理或者选化学。
学生如果在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专业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导向科目组合,确定几种选择组合之后,就可以决定自己的选科。看似只是高中选科目,其实也影响了我们高考如何报考大学的相关事宜。因此在选择科目这件事情上,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一些。不能只顾及眼前,也要考虑未来专业的选择。有些专业有哪些限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提前去了解清楚的。
学生基本上都有一点小小的偏科,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科目,也都有自己的弱势科目。像物理这一课,有的人学起来就非常轻松,老师一点就通,有的人学起来却非常苦非常累。每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学习成绩依然提不上去。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你的弱势科,也不能比班级平均分低太多。不然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如果自己的强势科目与自己所选的专业能对应那再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不能对应就尽量尝试其他的选科组合。
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最好拿分的三科 怎么选好科目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浙江高考选考科目怎么选最好?浙江高中选科目有以下几个选择以及具体分析物理+化学+生物传统的大理选科,浙江的老高考阶段的理科生就学习此三门,这么多年的老高考验证这样的选科是利于传统理科学优生进行学习的,而且这样的选科也确实利于科研人员的基本功夯实,这三门科目的关联度也较高。就笔者所知,温州中学的两个偏理的重点班就是一个班物化生,一个班物化技。对于偏理的学生来讲,物化锁定,其实
新高考模式怎么选科最好?一般学生分为三类:偏文科,偏理科,文理均衡。1、如果该生偏科很严重,建议以优势学科为主,学生哪门课程成绩好优先选择哪门。偏理科的学生可以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的纯理组合,可报考的专业比例也很多;偏文科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政治+地理这个组合。2、如果该生各科都很平衡的话,建议选考物理、历史和地理或物理、历史、化学,兼顾文理。这样选考的优势在于选择的专业覆盖率大,
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选什么科目好新高考3+1+2模式,选择的科目组合中比较好的选项有: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生地、物生政、物政地、史化生等。下面是对这几个选择的简要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新高考模式3+1+2最佳组合顶尖学霸组合:物化政、物化生、物化地物化生、物化地和物化政的可选专业占比均为95%以上。如果学生成绩很好,是妥妥的学霸,那么我非常建议在高一分科时
新高考美术生怎么选科选哪几科好美术生一般不要求科目,选自己擅长的三门就行了,建议两文带一理,文科到后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提升,如果自己有优势科目以优势科目为主比较有把握。美术生应该如何选科本人老牌文科生,很多学校会传统型的将艺考生划为“文科”范畴,或者会觉得艺考生能够快速的通过“记忆”获得相对过关的分数,来考取理想的学校,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学科水平,学科兴趣的确因人而异
江西省新高考选科怎么选比较好1.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在江西的高考招生数为3365人,其中理工类占1613人,文史类占1082人。与前两个学校相比,差距较小,但也是以理工为优势。2.江西师范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不需要科目要求,例如师大排名前列的英语、汉语言文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有科目要求的专业大多数以必选“物理+化学”为主,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
物化地新高考选科怎么搭配好?1、物化生适合两类人群报考:就业方向明确的和非常不明确的。专业和就业方向非常明确的,比如临床类,指定这个组合的,并且自己的数理化成绩也拔尖,这就是奔着就业选择高考组合。还有就是不确定将来就业方向的,但是整体成绩物化组合比历史政治组合差不多,甚至好一点的,主要是可以在高考填志愿时不受约束或者在以后换专业上更方便点。2、科目关联度:该组合
2025高考选科要求2024年高考起,新高考选科政策发生重大调整。2025年高考也有了新要求。新高一高二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相关选科信息,为后续选择院校和专业做好准备工作!其中,高校招生专业的选科要求作为影响选科的重要客观因素,需要提前进行了解分析。2024年全国211院校共有4218个专业(类)在京招生,其中选科要求物理+化学均须选考的占比55.12%,不限选科占比33%。物理+化学+X组合
高一成绩不好怎样选科?附2022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对于高一的同学来说,选科是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以新高考3+1+2模式举例,共计有12种学科组合,那高一成绩不好怎样选科呢?老师为大家整理出了2022新高一选科最佳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一、高一成绩不好怎样选科?(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在自己成绩不太好的情况下,大家一定要选择感兴趣的学科。比如说自己对于化学感兴趣,那学起
2024-02-27 15:58:47
2023-10-18 15:51:14
2024-01-08 15:42:30
2023-11-02 16:59:12
2023-12-26 17:26:38
2024-02-28 20: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