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12:00:57 | 瓜准网
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占据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位列全国前五。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复旦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西安交通大学相较2020年排名上升1名,首次入围全国十强。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愿景已现曙光。
软科其实指的就是软科学,是由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相互交叉、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它可以为有关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软科学:
软科学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它是与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性质和功能相类比而得名的。软科学体系一般认为应包括五大学科类:元科学类,包括科学学、技术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学科。
管理决策类,包括管理科学、决策科学、政策科学、领导科学、行政科学和战略科学等,这是软科学群的主体。咨询预测学,包括咨询学、情报学、未来学和预测学等。“斡体”类,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学、行为科学、工效学、人才学、创造学等。
现代科学方法类,包括系统科学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方法三大类。软科学为一门立足实践,面向决策的新兴学科,是为决策提供支撑依据的系统学科。
软科学排名介绍如下:
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综排)的上榜高校共有590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连续8年蝉联全国三甲,实力强劲。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位列全国前五。
其他位列全国前十名的大学依次为南京大学(第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七)、华中科技大学(第八)、武汉大学(第九)、西安交通大学(第十)。
“双一流”高校在排名中占绝对优势地位,百强高校中有89所为“双一流”高校。新晋“双一流”高校表现抢眼,其中3所跻身百强。南方科技大学领跑新晋“双一流”高校,排在全国35名(比去年上升6名),上海科技大学排在55名(比去年上升11名),华南农业大学排在90名(比去年上升3名)。湘潭大学(106名)和山西大学(111名)这两所新晋“双一流”高校也表现不俗。
11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百强,浙江工业大学(66名)、、江苏大学(73名)、扬州大学(79名)、南京工业大学(84名)位列非“双一流”高校前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94名)和浙江师范大学(98名)则双双重回全国百强行列。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烟台,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于1984年建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学校东临黄海,西依青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学校 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药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20年学校获批项目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法学、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高水平学科入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901—1000档位。,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面积 2100亩,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2亿元。目前在烟台开发区已开工建设烟台大学科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承先图书馆与逸夫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现有图书总数273万册,电子期刊2万余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学校建有5000平方米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千米文化艺术长廊,孺子牛、八景园、三元湖、烟雨亭、钟楼、“升腾”雕塑等标志性文化景点遍布校园。学校是山东高校审美教育研究基地、山东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山东省德育示范高校、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校园标杆学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学校现设 23个学院,72个研究院所,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9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管、教、艺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0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万余人。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人,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国家外专高端人才项目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泰山学者工程入选者17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省“外专双百计划”入选者3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省优秀青年人才获得者9人,省智库高端人才首席专家1人,齐鲁文化英才2人,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教学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建设专业群3个。6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课程建设项目4门,省级精品课35门,省一流本科课程4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现有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2个,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15门,省级成人教育数字化课程16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1个,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62位,在全国省属高校中位列第99位。2018年、2019年连续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科研实力强劲,现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中,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法学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数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400。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2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000余项,2021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亿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服务地方深入,坚持立足烟台、服务烟台、融入烟台,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与知名企业共建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和数字创新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专业 34个。与自贸区烟台片区共建“自贸区海洋知识产权中心”新型智库平台,作为主要单位推进共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大学(威海临港区)技术转移中心。发起成立烟台数字经济产教联盟、烟台设计产业联盟、烟台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生态。以现有35个校级文科科研机构为基础,整合建设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库,连续多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 3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德国、美国、韩国和意大利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和本科项目3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白俄罗斯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50多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及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等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我向海而生,你为梦而来!面向未来,烟台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山东省、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秉承 “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勤奋、创新、育德、守纪”的校风,发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深入贯彻“一二三”战略部署,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九项工程”,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烟大力量。 瓜准网
烟台大学设立的专业主要有:法学、知识产权、药学、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日语、朝鲜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投资学、会计学(金融外包方向)、工商管理(物流外包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材料补充:
烟台大学(Yantai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强特色”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创建于1984年7月,学校于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
以上就是瓜准网整理的软科2023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版(软科学排名)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瓜准网。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完整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1清华大学北京2北京大学北京3浙江大学浙江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5复旦大学上海6南京大学江苏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8华中科技大学湖北9武汉大学湖北10西安交通大学陕西11四川大学四川12中山大学广东13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14同济大学上海15北京
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如下:1、清华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2、北京大学:排名全国
体育生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体育生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如下:1、天津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是一所以教育学为主,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协调发展的、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现有17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医学6个学科门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体育学学科前5%,获得并列第4名的佳绩。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如下: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该校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
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公共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如下:公共管理大学排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中国人民大学专业排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共对全国104所开设公共管理学科的大学进行了学科评估,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层级为A+,位列全国第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硕士专
2023北京985与211高校录取分数线排名公布北京市的985和211大学共有25所,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排行如下:1、清华大学:985、全国排名第1名;2、北京大学:985、全国排名第2名;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全国排名第15名;4、北京师范大学:985、全国排名第17名;5、北京理工大学:985、全国排名第18名;6、中国人民大学:985、全国排名第19名;7、中国农业
中国软科大学排名1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总榜)排名 学校名称 省市 学校类型 总分1 清华大学 北京 综合 852.52 北京大学 北京 综合 746.73 浙江大学 浙江 综合 649.2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综合 625.95 南京大学 江苏 综合 566.16 复旦大学 上海 综合 556.7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理工 526.48 华中
211大学名单2022排名完整版211大学有116所。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复旦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6、上海交通大学7、南京大学8、同济大学9、浙江大学10、上海财经大学11、南开大学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3、中央财经大学14、北京师范大学15、武汉大学16、对外
2023-06-13 06:49:05
2023-08-07 14:29:47
2023-08-05 13:41:59
2023-08-04 21:20:15
2023-06-02 03:11:44
2023-06-01 0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