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北京学校的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学校和考试用书有哪些推荐呢?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瓜准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大学招生简章上MTI专业: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
翻译硕士
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试科目】
专业课笔试
笔译方向:汉英、英汉笔译
口译方向:汉英、英汉口译
【初试书目】
任何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通用性教材和课程内容,包括高级英语、外国文学、文化、报刊、
语言学、翻译和写作。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我校按照MTI教指委考试大纲自主命题。
【复试书目】不限参考书目。
根据招生简章,你可以参考MTI考试大纲来确定参考书目。
百科写作书目
1. 卢晓江,《自然
科学史十二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 叶朗,《中国文化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杨月蓉,《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白延庆,《公文写作》,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4)
基础英语书目
1. 姜桂华,《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蒋显璟,《英美散文选读》,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8)
4.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1997)
5.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7. 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英汉互译书目
1.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恩冕,《大学英汉翻译教程》,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5. 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连淑能,《英译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修订版)》,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8. 冯庆华,《英汉翻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仅供参考!

想考北京学校的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学校和考试用书有哪些推荐呢?
在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参考书目的确定是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的复习计划就是根据参考书目来制定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的磨炼参考书有哪些呢?小编帮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
我首先考虑的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北京文化底蕴深厚,高校资源丰富,而上海经济发达,高校众多。我更想的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与其他学校的领导交流学习,所以我选择了北京作为我选择的城市。其次,我本科也是在北京的一所211大学学习,所以对北京的环境、气候和学校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决心在北京继续读研究生。第二点要考虑的是学校和专业,我是跨专业考教育学的。
瓜准网
众所周知,教育学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中最好的学校,而我真正选择的是第一所先父磨的北师大教育学,但后来因为实习和论文等一些事情,导致专业课看了一遍,只背了内容就不退了,专业课几乎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可以想象结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开始调整策略。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的综合基础上,我需要学习教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教史、教学心法和教育研究方法。我可能无法学习这么多科目(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缺乏专业背景)。
在这些科目中,我最喜欢的是心理学,于是我浏览了北京所有有教育学的学校的教学大纲,发现北航教育学的611只考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让我非常高兴,于是我决定报考北航教育学。我想提醒大家,如果要跨专业,一定要对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否则容易半途而废,学不下去。在考虑学校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我觉得好的学校更重要,可以去985/211,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实力去考的。

211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较好的有哪些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一直以来都稳居全国同业系冠军位置。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作为二级学科,在全国工学类高校中排名第一。近些年电子工程系平均每个方向招生计划都在3-4人,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个专业激烈的竞争现实。
清华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如下:统考政治、201英语、数学一、信号与系统;初试指定书目《信号与系统》(上册 下册 郑君里等 高教出版社 2000年 第二版);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现代通信原理或电子电路(含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二选一)。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创建起来的以电子科技类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的综合性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作为其主要优势学科代表之一,多年来一直在专业科研领域遥遥领先。
需要注意一点,虽然报考电子与
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但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才能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3.
北京邮电大学
想必很多人对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早有耳闻。这所高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科研实力是京都所有同类专业中,仅次于清华大学的。每年这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很高,与清华大学不分上下,但是,相对来讲,录取率高一些。而且,目前就业情况也很不错。
4.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成都老城。电子科技大学不但风景宜人,而且学校非常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性。这也是很多走出电子科技大学的学子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引以为自豪的地方。电子科技大学为研究生提供了很多与外界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该校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很受国家重视。从科研实力到科研经费的支持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5.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每年报考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考生甚是火爆。但你的分数一定要高。如果你的成绩确实很高,你本身实践能力也较强,建议你事先拜访导师,这一环节很重要!提前亲自去看一看导师,看一看学校,这个费用一定要舍得。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子
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开设有与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核心课程,培养当前急需的高水平IC设计人才。因此,每年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分数很高。熊华钢、王祖林、冯文全、张晓林、刘久文、常青、杨东凯 、李晓白、渠慎丰、黄智刚、寇艳红、秦红磊、刘荣科、赵琦、高强等37位导师。通信与信息师资力量较雄厚。
7.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同类高校同类专业中排名第七。武汉大学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很重视科研实践,一般通过对本科生课程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协助知道试验、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项目开发、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报告会、经批准可外出调研、搜集资料等活动等形式对研究生进行实践锻炼和日常考核。且这个专业的研究生被要求在学习期间须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与其他同专业研招机构相比,武汉大学更着重培养研究生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
8.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排名第8。从2007年该专业报录比初步分析,录取人数占到报考人数的约五分之一(其中不包括近二十人推免录取)。虽然报录比不能精确的说明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今年的应考难度,但是,它起码可以说明竞争程度。
9.北京大学
2008年北京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招生11人,报考85人,录取率是12.9%。虽然,北大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全国排名第九,但是其名牌效应,还是让不少学子选择报考。很多人都认为现在报考一个名牌学校要比报考一个好的专业更明智。其实,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结合你的实力和考研目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2008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电路分析》(王楚 余道衡 北京大学出版社);《电子线路基础》 高文焕 ;《 数字逻辑电路》( 王楚 沈伯弘 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杨素行。
10.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大学、国家重点大学、211工程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理科总分列全国高校第17名,工学第9名。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由此前的13名,晋升到08年高校同专业榜的第9名,不得不说是师资、教学科研发展进步的表现。
以上就是瓜准网为大家带来的想考北京学校的教育学在职研究生,学校和考试用书有哪些推荐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