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
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
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
(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
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
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
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
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
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
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
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
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
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
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
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
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
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
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
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
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
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
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
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
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
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
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
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
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考研最难的六个专业 怎么选择合适的专业?
考研比较难的专业有经济学类,电子与
通信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努力学习和发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考研哪些专业比较难1. 经济学类专业:经济学类专业通常要求具备较高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向。这些考研专业的难度较大,所需的学习时间和知识深度较高。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前人才需求最旺盛的领域之一。但该专业难度较大,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考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掌握算法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知识点。
3.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个专业对考生的数学基、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能力要求较高,学习内容广泛且深入。
4.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材料的性质、制备、表征等方面,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
化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相应的实验和分析技能。这个专业对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要求较高。
5. 机械工程专业:考研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等方向。该专业对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6. 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领域,涉及生物学、
生物医学、
生物工程等内容。这个考研专业需要考生具备坚实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
以上内容为考研最难的六个专业,如有关于考研报名及考试等相关学历提升问题,可以通过文章底页预留信息,可以通过咨询窗口或填写学历提升方案。
考研生怎么选择合适的专业1. 兴趣与潜力: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具备潜力发展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考研生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并考虑未来发展的潜力,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专业。
2. 市场需求:考虑当前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考研生选择具有就业前景的专业。可以通过了解就业信息、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等方面来判断市场需求。
3. 学科发展前景:关注学科的发展前景和趋势,选择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专业。考研生可以从该学科的应用领域、研究方向、未来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评估。
哪些研究生专业比较热门1.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考研这个专业涉及到算法设计、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
2.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当前信息时代的热门领域,对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考研专业人才需求较大。
3.
金融学:金融行业一直是高薪就业的热门考研行业之一,选择金融学专业可以涉及到金融市场、投资理财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4.
市场营销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营销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也相应增加。考研该专业注重市场营销策划、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实践能力。
本文为考研最难的六个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考研的考生可以通过下方填写联系方式,会有专业的老师为您解答学历最佳提升方案。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
一般来说,是先选专业,然后再选学校,择专业侧重于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如果能够根据职业发展路径确定专业,则可以按照
三步走
方法进行择校:
一.查询所有开设目标专业的院校,打上标签
1.高校、科研院所
【科研院所】:研究院所是独立于教育部和高校系统之外、以科研工作为业务核心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独立研究院所有很多种,其中实力最强、名气最大、分布最广、数量最集中的是直属国务院的
中科院
、社科院两大科研系统中的各类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两大系统下属的各类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相对于各大高校而言,科研院所比较低调,了解的考生并不是很多,报考率相对较低,因此考研难度也相对较低,虽然科研院所既非211,也非985,但是很多科研院所的实力不容小觑,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2.34所、985、211
【34所】:34所自主划线院校,招生分数线自己划定,而不是按国家线,报考34所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年考研成绩和
复试分数线
公布时间较早,因此复试也会较早举行,而落榜的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安排接下来的调剂工作,且很多高校对
第一志愿
报考34所的学生有较高的认可度。
【985】:“
985工程
”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
世界一流大学
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东南部
985高校
报考难度较大,西北部985高校竞争偏小。
【211】:“
211工程
”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东南部211高校报考率高,竞争激烈,西北部211高校相对好考,非211不可、自身实力不够强劲的考生可以考虑西北部211名校。
3.综合院校、专业院校、地方知名院校
【综合院校】:指学科比较齐全(涵盖哲、文、理、工、管、法、医、农林、经济、教育、艺术等
学科门类
)、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的综合实力强大的高等学府。
【专业院校】:像财经类院校、师范类专业院校、政法类院校等。
【地方知名院校】:各个省市,都有当地为人熟知的知名院校,这些地方 院校
地理位置
不同,报考热度截然不同。
二.根据以下因素确定候选院校
1.名气:
瓜准网
一般来讲,名气大的院校比较热门,就业方面也都是比较好的,但考研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2.地理位置:
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根据各地教育水平程度将全国的地区分为了A区和B区,A类考生所在的一区国家复试分数线往往要比B类考生所在的二区国家复试分数线高10分左右。
一区大都是教育强省,教育资源较多,各大名校也多集中于一区,因而报考人数多竞争比较激烈。
二区大都是教育稍弱的省份,B类考生的竞争相对于小一些,求稳的考生可以适当考虑B区院校。此外考研阅卷也有网络版的分旱区、水区,但是阅卷标准对于所有考生而言还是相对公平的。
3.学科实力
:
考虑该院校的目标专业排名,专业排名高,则目标专业在该院校学科实力强,意味着考研难度会比较高,专业排名低的,容易考取,一般名校+报考专业排名高,考取难度很大,名校+报考专业排名低,考取难度小一些,一般院校+报考专业排名高,考取难度较大,一般院校+报考专业排名低,考取难度较小,小伙伴们根据自己的真实能力及复习水平,选择性价比高的院校。
4.就业及培养特点:
择校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个学校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很多跨专业考生跨考的原因就是为了转变以后的就业方向,因此最好能了解到该院校往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此外院校的培养模式也需要关注,学制几年,奖学金,导师制模式,
联合培养
等。
三. 根据候选院校数据指标确定院校
1.院校录取人数(含推免比例):
录取人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很多专业录取人数只有寥寥几人,报考风险很高,而录取人数多的的院校,虽然报考人数可能也会很多,但是会给报考考生以很大的希望。
2.复试分数线:
参考往年的复试分数线,了解该院校进入复试的门槛高低如何,很多学校不仅报考基数大,复试分数线还很高,这些学校成功考取的概率偏低。
3.考试科目:
去院校官网查找目标专业的考试科目,是否是自己学过的/擅长的/感兴趣的,如公共课,英语一/二,数一/二/三难度不一,专业课不同院校所考科目不一定相同。
4.复试要求:
在确定院校前,要清楚它的复试科目、复试规则,了解复试与初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等条件下,复试刷人少的院校优秀考虑。
5.
报录比
例(如果有的话):
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该院校该专业往年的报录比,报录比高的院校竞争激烈,初试报考人数就非常之多,
如果没有能定出专业,建议先选可能要考的专业的大方向,在所有开设这个大方向的学校里面做排除法,把压根不考虑的先剔除。
以上就是考研如何择校择专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瓜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