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3:06:04 | 瓜准网
传媒类艺考生可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 传媒艺考生能考什么大学 1、传媒艺考生可以考综合性大学: 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同济大学、大连大学、重庆大学、沈阳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大学、临沂大学、河南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这类院校综合性的特点给艺术传媒专业带来了很多优势。 2、传媒艺考生可以考艺术类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这类院校专业研究性比较高,适合有较好艺术基础和修养的传媒艺考考生报考。 3、传媒艺考生可以考师范类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这类师范院校主要在本省内招生,在外省招生名额很少。 4、传媒艺考生可以考其他本科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这类院校多为二级学院。 5、传媒艺考生可以考艺术职业院校: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陕西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等。这类院校基本为专科层次,专业水平无法与本科院校相比。 传媒艺考什么大学好 传媒艺考中国传媒大学最好。 中国传媒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2024年编导艺考生新政策介绍如下:
1、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
以山东为例,目前已有美术、编导、书法、舞蹈四大专业在组织省级统考,2022年音乐和播音专业要施行全省统考,2023年表演、空乘、服装表演要施行全省统考。
【解读】:2023年开始,省级统考将覆盖全部艺术类专业(之前未提及的摄影专业统考应该也不远了)。
2、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
《意见》指出:对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可按程序申请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
【解读】:届时除了32所独立设置艺术本科的院校及参照执行的院校之外,估计都会取消校考,承认省级统考成绩。
3、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
《意见》指出:严控现场考试规模,鼓励高校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8倍。从2024年起,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所有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
【解读】:2024年开始,想要参加校考,必须先经过该校组织的初选,这就类似于目前中国传媒大学的考试,先经过综合素质的考核,然后才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专业考试。
4、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不再按艺术类招生。
《意见》指出:2024年起,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高校艺术类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解读1】:艺术史论、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文化素质的依赖大于对专业素养的依赖,取消艺术类招生也是正常;与此类似的,还有艺术管理、戏曲文化传播、戏剧学等专业,均有可能参照这种方式。
【解读2】: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均按照普通类录取,这种大趋势已经成定局,因此明年(2022年)恢复校考的可能性不大。
5、提高艺术类专业的高考分数线。
《意见》指出:2024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进行平行志愿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解读】:以山东为例,编导、摄影、播音三大艺术类专业的最低文化课提档线是普通本科线(一段线),且编导统考综合分计算,文化课比重占70%,完全符合上述标准;届时其他艺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比重均会达到50%以上,重文化成绩时代到来了。
6、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75%。
《意见》指出:对于保留二、三本批次的省份,文化线要求不低于二本线的70%;对于合并批次的省份,要求文化线不低于新二本线的75%。
【解读】:山东属于合并批次的省份,因此2024年起,最低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投档线提高到普通本科线的75%,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表演、空乘、服装表演三大专业,这三个专业目前的最低控制线依然是普通本科线的65%。
7、部分艺术类专业将会缩招,甚至停招。
《意见》指出: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要加强宏观调控和评估指导,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予以调减或停止招生。
【解读】:以目前就业形式来看,缩招是必然的,停招应该暂时不会,不宜操之过急;具体哪些专业会缩招,小编不好妄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瓜准网以上就是瓜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传媒艺考生可以考什么大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艺考生可以考什么大学艺考生可以考的大学有:艺术学院(包括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大学、戏剧学院等)、师范大学、985、211类重点综合大学、普通高等学院(本二)、各类艺术学院、、艺术职业学院(专科)、其他专科学校艺术专业。1、艺术院校包括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大学等。这类院校的综合实力往往很强,但不一定所有人的水平都会那么突出。适合有较好艺术基础和修养的考
2024年艺考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2024艺考时间如下:1、2024年1至3月校考:2023年12月至次年1月,各大院校会逐步公布招生简章,一些校考院校也会公布校考考试的相关要求。是否决定参加校考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你的专业和文化综合能力而定。2、2024年4至6月文化冲刺:关注自己的校考成绩,看看自己获得了哪些院校的合格证,基本确定志愿填报方向。同时文化课也进入了冲刺阶段,就
艺考传媒考什么?艺考传媒考什么?介绍如下:传媒艺考内容有:影视评论考试、故事写作考试、文艺和社会常识以及创意策划等笔试内容。影视评论类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电影、微电影以及一些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的分析和评论能力。故事写作考试主要考察考生通过对故事和散文等的创作能力和撰写能力。创意策划考试考察的是考生对文化活动和栏目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文艺和社会常识考试是
江苏艺考生可以考什么大学很多985、211综合类大学也开设了很多艺术类专业,大学的口碑加上强大的师资力量,相信也会是一个好的选择。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等几十所院校。而且这类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精英,大多有拥有留学生院和博士生院。对于艺考生来说,社交能力是绝对重要的
表演艺考生可以考什么大学?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以上院校都必须参加校考,大多数院校都是文过专排(按专业校考成绩排名录取)。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沈阳工学院、海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表演艺考生可以
2024年广东舞蹈艺考新政策2024年广东舞蹈艺考新政策对艺术类专业进行了分类。艺术类专业分为“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和“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分为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7个科类,不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依据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不组织专
中国传媒大学艺考都考什么20161分钟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根据背景材料进行评论:侧重新兴媒体、数据新闻等。以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为例,考查考生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创新潜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钟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高中所学知识)、根据背景材料进行评论:侧重新兴媒体、数据新闻等。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按照考生的专业测试成绩(面试50%、视频作品分析50
2022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招生章程2022年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收费标准、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为保证山东服装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
2023-11-13 17:29:25
2023-11-02 18:24:13
2023-12-20 14:22:53
2023-11-02 16:59:12
2023-11-10 04:08:55
2023-12-20 09: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