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瓜准网小编整理了重庆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保送生谢亚晴:选择继续高考证明被保送实力)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重庆大学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根据《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9〕10号)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19〕8号)规定,为择优选拔具有外语特长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切实做好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工作,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对象
就读于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具备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资格,且高中阶段综合素质优秀、热爱外语专业、身心健康的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1.招生专业:
英语、
日语(高起点、零起点)、德语(高起点、零起点)。
2.日语(零起点)、德语(零起点)招生将依据考核成绩和考生意愿从英语考生中选拔。
3.总计划不超过64名,择优录取。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生源情况进行调整。
三、报名程序
考生须于2020年1月1日8:00至1月6日20:00登录“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
① 《重庆大学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申请表》(由报名系统打印,须所在中学校长或主管校长签字且加盖学校公章);
② 高中阶段成绩单(含年级人数、年级排名):须由中学教务部门出具并盖章;
③ 考生高中期间的综合素质档案;
④ 证明材料:考生在高中阶段的获奖证书及其他可证明考生相关申请资格的支撑材料。
以上材料按顺序扫描上传至报名系统。原件现场考核时校验。
申请材料应真实、完整、清晰。考生的申请材料中如存在虚假内容或者隐匿可能有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的,一经发现,取消其考试资格;已经获得保送生拟录取资格的,取消其拟录取资格;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四、考核选拔
1.现场确认:2020年1月7日10:00—17:00。
2.地 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外国语学院301办公室。
3.考核时间:2020年1月8日。
4.考核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具体时间地点现场确认时通知)。
5.考核方式:专业面试
采用面对面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查考生的英语/日语/德语语言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考生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等。
五、录取办法
1.学校根据考核结果,择优确定各专业合格考生,并在重庆大学本科招生网、阳光高考平台以及考生所在外国语学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成为重庆大学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拟录取人选。
2.学校根据各省级招生机构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录取手续(正式录取通知书将于7月随高考录取通知书一并发出)。
六、复查复测
新生入学报到期间,学校将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资格复查和专业复测。凡复查复测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舞弊行为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按照规定公布上报,情节严重者,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
七、其它
1.重庆大学外语类保送生的招生录取工作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学校
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选拔及录取工作,并接受社会监督。在外语类保送生招生过程中,若发现违规违纪行为,请联系纪检监察办公室,联系方式:023-65103501,cqujw@cqu.edu.cn(仅限投诉举报)。
2.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外语类保送生入学后不得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3.本简章由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4.本简章公布后,若教育部相关政策有调整,学校将按照调整后的政策执行。
5.联系方式:
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
电 话:023-65678502、18623077326 邮 箱:fengling@cqu.edu.cn
地 址: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外国语学院301室(邮编401331)
联系人:冯老师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 话:023-65102370、65102371 邮 箱:zhaosheng@cqu.edu.cn
重庆大学招生办公室
更多报考疑问欢迎进入院校官方招生咨询平台提问:
2019年12月

保送生谢亚晴:选择继续高考证明被保送实力
她是一个普通的高三毕业生,与所有高三同学一样,她用心备战高考(微博),向往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北京女孩,从小就学过声乐的她曾在学校举办的歌唱比赛中获得“明星风采奖”。她又是一个热衷于做实验的科研小能手,在高中阶段,她参与了一项调查,并独立开展了两项研究课题,其中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课题为她赢得了“明天小小科学家”的光荣称号。
凭借她在科研方面的优异成绩,即将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谢亚晴被保送进入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成为清华大学在新百年招收的第一批学子。然而,谢亚晴依然选择继续参加高考,在她看来,高考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应该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被保送的实力。
初出茅庐的“小小科学家”
谢亚晴的第一次科研经历是高一时参与的空调冷凝水调查。人大附中非常重视科研,要求每位同学在高中阶段必须参与一次课题研究。谢亚晴所在的小组关注的是能源问题,大家发现空调冷凝水技术在国内并没有受到重视,于是前往北京已采用该技术的世纪园小区进行采访,同时也采访了其他一些小区居民对使用该技术的看法,调查结果肯定了空调冷凝水技术具有应用价值。
黄瓜育苗课题是谢亚晴参与的第二个课题。期间,她参加了人大附中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大学实验室,并认识了
中国农业大学的张老师。在张老师的启发下,她开始独立研究黄瓜的一些菌根是否有利于其生长。在开展实验的三个月里,谢亚晴每个周末都泡在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虽然最终结果不足以证明这些菌根有足够的使用价值,但在谢亚晴看来,这次课题证明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就这方面来说是成功的。
由于在黄瓜育苗课题中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谢亚晴向老师提出申请,希望能够再参与一个生物方面的实验。她觉得当时“自己已经习惯了做科研的规律,觉得自己在高中生涯应该完成一个结果上是成功的实验”。于是,她继续跟着老师去参观大学实验室、去中国科学院听讲座。在清河的一个实验室里,谢亚晴见到了一种藻种,该藻种具有比较特殊的性能,既能自养也能异养。当时这个实验室正在提取该藻种的叶黄素。谢亚晴由此联想到,生物柴油里藻类比较多,假如使用这种藻种,是否可以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于是她向老师们提出了这个课题,在得到肯定意见后便开始了漫长的实验。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努力,谢亚晴终于成功研究出该藻种的提取时间及提取功率。
2010年,在老师的推荐下,谢亚晴报名参加了由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这是国内青少年科技大赛中级别的赛事之一。经过选拔,全国有100名选手进入终评。谢亚晴以自己对生物柴油的研究获得了一等奖及“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在100名选手中只有3人获此称号。
学习与科研,一个也不能少
在学习还不那么紧张的高一及高二阶段,科研占据了谢亚晴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当时也有老师问我为什么这么想做课题,我觉得除了人大附中给我的启迪,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我父亲是搞科研的,从小我都觉得搞科研是很神圣的事情,但高中以前都没有机会亲身参与。”
初三结束的那个暑假,人大附中与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一个交流活动,组织同学们到上海交大参观。在上海交大的实验室里,谢亚晴第一次做实验,测试了自己的血型,还尝试了一种萝卜的组织培养。这次经历使她对生物产生了很大兴趣,并促使她在高中阶段开展了两次生物方面的研究课题。谢亚晴觉得,国外学生在高中阶段做科研是很普遍的现象,“相信过不了多久,搞科研也会在中国高中生中风靡起来”。
为了挤出时间搞科研,谢亚晴总是尽可能充分利用时间,尽量在课间和午休时把当天的作业写好。她所在的英语实验班学习氛围尤其浓厚,平时中午12:25下课,到了12:50,全班基本上就已经一片安静,大家都开始专心自习。假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同学们总是习惯相互交流,“4个人坐一块儿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如果遇到4个人都不明白的问题,就会派一个代表去问老师”。
谢亚晴最感兴趣的科目是生物,正因如此,她不畏辛苦,先后参与了两个生物方面的科研课题。物理是她觉得最难的科目,“初中时很久没有跟上教学的进度,到初三就开始猛做题,也慢慢开始了解学科的套路”。然而相对于初中所学的知识,高中物理要难得多。为了解决难题,谢亚晴经常去向老师请教,认真倾听老师对考点的解析,“后来觉得跟上老师的步子一定会没有问题”。
师长领路,展翅高飞
谢亚晴的成长与师长们的悉心培养密不可分。她的父亲平日里工作繁忙,但每当大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总是会和女儿促膝长谈,帮助女儿分析试卷成绩。谢亚晴说:“我觉得我的父母有一点特别好,就是我考不好的时候从来不责备我,而是告诉我有问题要赶紧弥补,这样我在应考的时候就会比较没压力。”
在人大附中学习期间,谢亚晴遇到了许多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在人格方面都得到了老师们很多的帮助:教数学的陈老师上课非常专注,对学生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从陈老师身上,谢亚晴感受到了做事坚持原则的重要性;教物理的沈老师上课节奏很快,总是不断询问同学们是否听明白自己所讲的内容,在教学中特别尽职尽责;教
化学的刘老师是一个性格很温和的人,在第一节课上就要把笑声带进高三的课堂,在学生们的试卷上,刘老师总是写下很详细的评语,帮助大家分析问题,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与所有高中生一样,谢亚晴也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小时候她学过声乐,高中时她参加了人大附中举行的“唱响ALEVEL”歌唱比赛,与她的搭档以二人和声屡屡晋级,最终获得了“明星风采奖”;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余秋雨的《千年一叹》,最喜欢的明星包括蔡依林和张韶涵,最喜欢的科学家是1993年的诺贝尔奖得主缪里斯。除此以外,谢亚晴还特别喜欢游泳,始终保持着游泳健身的好习惯。
对于大学生活,谢亚晴有着许多的憧憬,在她看来,进入大学“首先就是独立了,什么都要靠自己了”。她希望自己在进入清华后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希望清华能给自己带来前沿的知识和人格的熏陶。
凭着她的勤奋与努力,谢亚晴一定能在清华园里展翅高飞!(学生记者 郑亦心)

外语类保送生政策
外语类保送生政策如下:
1、名额减少
2018年全国外国语学校共推荐保送生1830人,已经比2017年整体减少197人;2019年各省外国语学校推荐的保送生人数相比2018年减少203人。这就意味着2020年的外语类保送生资格名额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外语类保送生竞争更加激烈。
2、面试权重增加
瓜准网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高校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来看,2020年外语类保送生考核将更加注重面试,例如清华大学总分为400分的综合成绩中,面试权重从60分増至110分,占比由15提升到27.5%,其他高校对外语类保送生面试权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保送专业向非通用语种倾斜
2020年,随着有关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名额的逐步减少,高校要安排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并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所需非通用语种专业倾斜,“一带一路”小语种成为热点。
小语种具体包含的语言:
一类是欧洲语系,主要包括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荷兰语、瑞典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塞尔维亚语等。
另一类是亚非语系,主要包括日语、朝鲜语、蒙古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老挝语、马来语、菲律宾语、柬埔寨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乌尔都语、豪萨语、波斯语、普什图语、斯瓦希里语、僧伽罗语等。
在这些小语种专业中,常年招生的有十多个,其他语种要隔年或数年才招一次。总体来说,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越南语等都是当下热门语言。
以上就是重庆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保送生谢亚晴:选择继续高考证明被保送实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瓜准网。